scjtqs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梁仕容传记 > 第125章 才女子

    

    山村的清晨来得特别早。

    铺满草地的露珠是那么的晶莹,又是那么的冷峻。

    山雀,开始在枝头啁啾不停了。

    九叔公的学堂敲响了晨钟,学子陆续返学回到学堂。

    丁文飞随着二娘第一天来到了九叔公的学堂上学,书童上前和二娘打招呼。二娘道明来意后,书童便领着丁文飞前去课室。

    二娘站在学堂大门口,目送着丁文飞随着书童进入了课室后便离开了学堂回家去了。

    丁文飞进入了课室后,只见已有几个人座在课桌上。丁文飞一看,刚才进来的紧张心情马上放松了下来。原来,他看见了和他自细在一起玩的狗仔、大石他们也座在那里,于是,走过去和他们打招呼,狗仔示意与他同桌。

    丁文飞刚座下,“当……当”,上课的钟声敲响过后,课室马上肃静起来。这时,只见书童进来,站在讲台前说:“师傅今天有事,叫我来传达一下,今天开学第一课,由师傅的入室弟子梁兆中领大家读三字经。”书童传达完后便离开了课室。

    梁兆中听后,从书包里拿出一本线装的三字经走上讲台,望着台下的同学说:“下面,由我读一句,你们跟着念一句,有不懂的可举手提问。”梁兆中说完后,开始摇头摆脑,效仿九叔公的举止神态,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地教起三字经来,傲然一小先生模样。

    而讲台下的那班学生,见今天来上课的不是老先生,而是和他们年纪相仿的梁兆中,刚才严肃、认真的心态荡然无存,马上变得轻松活跃起来,有的还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梁兆中见状,效仿先生,拿起放在台上那条长七寸、厚六分、阔一寸,四边有缕面的戒尺,一拍,厉声道:“请认真跟读,待会我抽查,如读错或读不出来的,按学堂规矩,罚打三大板!听清楚了没有?”

    你可别说,梁兆中这一招可真灵,刚才松松垮垮的学堂,立时恢复了开始时的严肃氛围。只听得梁兆中读一句,他们认真地跟着读一句。

    ……………………

    再说梁树榕和往日一样,卖了柴后本来想赶来学堂听九叔公上课,但一想到昨天见县官老爷去访九叔公,可能还在那里,于是转念去找梁兆中,约他去河里游水捉鱼。

    梁树榕来到梁兆中的家门前,梁兆中的妹妹梁小英见到梁树榕,欢快地走出来迎接他进屋。

    梁树榕和梁兆中二人都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当时,在莲塘村里就颇引人的关注。

    而更为引起村里人关注的是,他们俩人都天资聪慧,很惹村里人喜爱。

    梁小英比她哥梁兆中小三岁。她稍为懂事,就偷偷跟着爷爷学四书五经……

    也许是遗传基因,小英天资聪明,天生慧根与她哥哥梁兆中都具有过目不忘,听一次便可牢牢记住的本能,因此,大凡她在学堂里或在家中偷听爷爷教哥哥的,她一听就明,一听就牢牢记住,熟烂于心。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朝代,尽管她爷爷不准她学经文,但她却用偷听的形式学到了不少才学,可以说不在她哥梁兆中之下。

    梁仕元终究是在朝廷上做过大臣、见过大场面的人,久而久之,也就睁一只眼,闲一只眼,由她听去。

    小英四岁时就学完了她爷爷所教的全部经文,且有青出于蓝、胜于蓝之势,有时问得她爷爷都无法解答。爷爷见自己的孙女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惊人捷才,不禁连连惊叹:“才女!才女子也!”

    小英稍大开始跟爷爷学做饭、学炒菜。爷爷教她做饭时,总是在饭锅里放很多水,下很小米,说是做稀饭(粥),一煮就是一大锅,全家一日二餐朝(中午)、晚够吃。

    爷爷教她炒菜时说:“炒菜前,洗净锅后,先用草烧烘锅后,然后在锅里放一点点油,炒一会放一点水就立刻盖上锅盖,一会菜熟了放点盐,再放一点点油,最后用碟盛起来,一道美味可口的菜就大功告成了。”

    爷爷每次示范炒菜时,梁小英一边看,一边时不时地往灶里添一些山草,当时,灶是用泥砖砌的。

    那个年代,晚上睡觉可以不关门,没有小偷光顾,家里大人穿的衣服补了又补,大人的衣服改成小孩的,一个接一个地穿,都是大粗布染成蓝色与黑色的这两种,洗衣服都是拿到河边用挫衣挫。

    梁小英的母亲王大花就是在河边捶麻布与她的父亲梁学斌结下的缘。以前,在莲塘村的河坎和沙地上,长满了高大的龙眼树,用来系船只与木排。当时,村里有两只大木船,专门用来装载山货、农产品进城去出售。

    “六月六晒龙袍”。夏秋之际,河边的河滩上很干净,溜光圆滑的鹅卵石上,晒满了衣服、床单和麻布。村里的女人习惯将压箱的衣服和床上用品搬出来,拿到河里洗净在河滩上晾晒一番,如此存放起来就不会发霉了。十里河滩上晒成黑蓝相间的茫茫一片,看上去特别耀眼。

    夏日,村里的小伙子们行船,为了不影响到村里的女人晒在河滩上的各种东西,平时需由一两个人把纤绳提高起来,才能通行。在那时,河边时常停泊有大小船只和木排,堵塞了半边河床。远远望去,只见十里河滩之上,蓝的天,绿的水,棕色的木排,煞是好看。

    王大花平时爱在木排上捶麻布,排帮的小伙子看见她长得水灵,捶的麻布又长又白,漂在水里显得弯弯绕绕的,仿佛天边飘着的一溜云彩。

    当场,有个小伙子开玩笑说:“大妹子,小心别松开了手,要是把那块布滑脱了冲下了滩我去捡得了,那它就是我家的了。”

    “你看得起它,只管来拿去。”

    两人说上几句俏皮话,算是搭上了。他们同是村里的人,自小看着长大,彼此知根知底的,过后放排的小伙子主动来帮王大花搥麻布和洗麻布,他将布匹搥白过后拿去晒在河滩上,等晒干又与王大花端上脸盆去给布洒水。反复晒干反复洒水,小伙子帮忙干过几次活后,两人就定了终身,经双方父母同意后,择了个黄道吉日,王大花就与梁学斌成了亲,成为莲塘村一段美谈。

    小英的父亲小时候,跟着爷爷读四书五经,学到不少文化知识,母亲过门后也读了一些书,文化程度跟父亲差不多。

    小英觉得父母有文化,知书达理,志同道合,是很恩爱的一对。但有一次,亚爹和亚娘不知为什么而吵架,亚娘一气之下离开了家。亚爹对小英和哥说:“你俩要跟紧你的娘亲,把她找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