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biqu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性相近,习相远。
注释:
初:初生,这里说人刚出生的时候。
性:性质、个性,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素质和性情。
本:原本、本来。
善:善良。
习:学习,也指长时间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特性。
每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格和脾气也是接近的。只是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学习和环境不同,性情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了。
心解
人性本善
作为《三字经》的开篇,“人之初,性本善”六个字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是关于人性本质的探讨。古今中外有很多人就这一哲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西方社会占有主导地位的基督教思想的核心就是“原罪”。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所以人们必须接受耶稣,必须要向主忏悔,然后就可以上天堂,而避免受地狱里的各种磨炼之苦。在我国儒家学派内部,主要存在三种观点:性善、性恶、有恶有善。
性善论是孟子的观点,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证明。在《孟子·公孙丑》中,有这样一段话:“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恻隐之心,是一种同情心;羞恶之心,觉得不好意思、害羞,是一种自省的心态;辞让之心,彼此谦让、谦退;是非之心,要分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孟子在这里主张,天赋人性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并认为这“四心”亦即所谓“良心”便是仁、义、礼、智的萌芽,即“四端”。如果没有这四种心,人和动物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性恶论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所倡导的理论。荀子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
王充从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比较正确地揭示了人性与教育、环境的关系,充分地肯定了教育、环境对人的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人性问题上,王充不同于孟子的“性善论”,也不同于荀子的“性恶论”,而是提出人性有善恶之分。他认为,由于先天禀气的不同,人的生理素质是有差异的。他说:“实则人性有善有恶,犹人才有高有下也。”也就是说,人性有善有恶,就像人的才能有高有低一样。
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可以说,两者的思想内核是相同的,只是孟子和荀子因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而引发的不同思考。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还认为人性不仅是善良的,而且总是向着善的方向发展的。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向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样,是不变的规律,正确的引导是关键。这也就是说后天的教育是很重要的。所以,中国儒家文化治理国家的主要思路就是“感化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德育,主张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化人们。这同样适合我们现在的教育。
“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的观点,出自《论语·阳货》。孔子将先天的“性”与后天的“习”相联系。他认为人的天性相近,只是因为“习”的缘故而有“上智”与“下愚”的分别。这里的“习”并不单指学习,而更侧重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这个意思。这里说的“环境”几乎可以囊括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一切。其中,父母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前几年一则“妈妈,我为你洗脚”的广告感动了无数国人,也让我们更为深刻地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榜样作用。天下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如果只是对子女严格要求,不注意自我修养,不仅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甚至还会产生反效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注释
苟:假如。
教:教育、训导。
迁:发生变化、改变。
道:方法、规律。
贵:注重、重视。
专:专一、专心致志。
如果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让人性不变的最重要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志地去教育孩子,时时刻刻都不能放松。
心解
以教为先
爱护子女是父母的天性,那么怎么样才算是真正的爱护呢?是一味的放纵,还是精心的教育?下面的故事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左传·隐公三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初年,卫庄公非常宠爱自己的小儿子州吁。州吁“有宠而好兵”,飞扬跋扈,任意妄为。虽然也有大臣规劝庄公要注意对儿子的教育,不要一味放纵,否则后果会很严重。但是庄公并没有采纳,依旧任其胡作非为。庄公去世后,太子完(就是卫桓公)即位。第二年果然发生了州吁杀害卫桓公自立的事件。起因只是州吁过于骄奢,卫桓公就训斥了他一顿,结果州吁就逃出卫国,联合从郑国逃出来的公孙滑,集合卫国的逃亡者回国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君。州吁骄横好兵,闹得国内怨声载道。邻近的诸侯联合起来讨伐州吁,把他消灭了。庄公的溺爱反而使州吁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这个故事从反面告诉了我们教育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有效、正确的呢?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使一个人形成系统而健康的人生态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因此“教之道”就要“贵以专”。所谓“专一”应该包含横向和纵向两层意思,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将学习作为一生的目标和追求,“活到老,学到老”,不要半途而废;另一方面还要专心致志,学一样成一样,不要浅尝辄止。
我国先人很早就明白“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师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他天生双目失明,故自称盲臣,又称瞑臣,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除了在音乐方面造诣非凡,他还是位杰出政治活动家和博古通今的学者,时人称其“多闻”。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刘向所著的《说苑》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将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一天,师旷正为晋平公演奏,忽然听到晋平公叹气道:“我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有很多东西我还不知道,可再想学也太迟了吧!”师旷不以为然笑道:“那您就赶紧点蜡烛啊。”晋平公有些生气了:“哪有身为臣子而取笑君主的呢?”师旷赶紧解释:“臣下怎敢取笑大王?我听说,少年时好学,如同初升的太阳一样精力充沛;壮年时好学,如同中午的阳光,还很强烈;老年时好学,那便是在夜间点起蜡烛小心前行。尽管烛光微弱,但总比摸黑强吧。”平公一听,连连点头称赞:“说得好。”
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文化,岂是短短几十年就可以学得完的呢?难怪庄子也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感叹。古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现代人呢?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瞬息万变,我们面对的时代变化速度是空前的。人们要适应变化的世界,就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据统计,当今世界90%的知识是近三十年产生的,知识半衰期只有五至七年。而且,人的能力就像电池一样,会随着时间和使用而逐渐流失。因此,人们需要不断“充电”。比尔·盖茨就讲过一句话:在21世纪,人们比的不是学习,而是学习的速度。在现今的企业环境里,没有打不破的铁饭碗。你的工作在今天可能不可或缺,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明天这个职位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来防患于未然。
在历史上,可以找到很多故事来说明专心致志的重要性。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他在绘画方面超人的才华。后来,在母亲的教育下,唐伯虎拜师在大画家沈周门下专门学习绘画。天赋很高的他很快就掌握了绘画技艺,得到老师沈周的称赞。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结果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终于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从此潜心学画,终成一代名家。
“专一”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它需要人一生的坚持和付出。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时的松懈很可能就会使我们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注释
昔:过去、以前。
孟母:孟子的母亲。
择:选择。
子:儿子,这里说的是孟子。
机杼:织布机上用来穿针引线的梭子。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搬家。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纺织机的布匹来教育儿子。
心解
孟母教子
“孟母三迁”的故事最早记载于西汉刘向所撰的《列女传》中,即“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地去世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他们家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就常常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母亲说:“这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于是孟母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居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做些谦让食物遵守礼仪的游戏。这时候,孟子的母亲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里可以用来安顿我的儿子。于是他们就在那里长久地居住下来。孔子曾经说过:“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意思是与仁相处是完美的,不选择与仁相处,怎么能是明智的呢?这些都说的是环境对成长的影响。
现代社会也一直演绎着“孟母三迁”的故事。现在如火如荼的“陪读”、出国潮等现象就是实际的例子。为了给孩子一个有利的成长环境,父母不惜放弃家园、放弃工作,来到外地陪孩子读书。经济基础好的家庭则会千方百计地将孩送到国外“深造”。还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进名校”——家长不惜一切代价将孩子送到所谓的“名校”中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开始向他们灌输这样的思想:上小学要进“重点小学”,上中学要上“重点中学”,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名牌大学”。现在各式各样的学校排行榜更是让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固然“名校”的师资条件和学习氛围会优于一般的学校,但是家长也应该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也是受攀比思想的影响,为了所谓的“面子”,给孩子平添了很多压力呢?
“子不学,断机杼”依然说的是孟子的故事。在孟子年龄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有一次读书厌倦了,他就逃学回家。他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跟过去一样。”孟母十分生气,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把织布用的梭子折断,扔在了地上。孟子见状害怕极了,赶忙问为什么。孟母说:“我织布要一根根织,一寸寸织,才能完成一匹布。你的学习也像织布一样,只有不分昼夜才能有所成就,如今你学业未成就厌倦了,就像我刚才折断的梭子一样,没有梭子,还能织布吗?这是前功尽弃呀!”孟子听了很受震动,从此一天到晚勤奋学习,没有停顿。后来他拜子思门人为师,成为孔子儒家学说的继承者,被后代人尊为“亚圣”。同时,这个故事也形象地说明了“贵以专”的道理。
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史上,母亲在教育子女中的地位作用,极为显著,孟母和岳母就是其中的楷模人物。她们重视子女教育、教子有方,被历代人们誉为“母仪”。前人将我国古代母教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注重言行:母亲的言行将对子女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我国古代的母亲很注意在子女面前的言行举止。二、注意环境:《颜氏家川》中说:“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行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小时候所受的环境影响,会自然而然形成品德。三、反对溺爱:古时强调母亲不能对子女娇惯溺爱。“慈母败子”成为古代母亲的座右铭。四、寓教于喻:古人特别注意在教育儿童中运用比喻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某些道理。五、教子清廉:进入仕途是古代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选择,我国古代的母亲教训他们的为官清廉,不能凭借职权贪污受贿。这在现在社会依然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注释
窦燕山:名禹钧,生活于五代末年,幽州人。古代幽州属于燕国,燕国有座山名叫燕山,所以后人以地名尊称他为窦燕山。
义方:品德正直、教育有方,后指家教。
俱:都。
扬:传扬出去。
五代时期,窦禹钧品德高尚,而且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闻名后世。
心解
教育有方
要想真正了解这四句的含义,就要先讲一下窦燕山的故事。窦燕山是五代后晋时期的人。他出生于富贵的家庭。年轻的时候品格低下,经常仗势欺人,做生意欺行霸市、缺斤少两、昧心行事。有贫苦人家借他家粮食时,他是小斗出,大斗进,小秤出,大秤进。虽然积攒的财富越来越多,但直到三十岁还没有子嗣,心里非常着急。一天晚上,他死去的父亲托梦给他,说:“你心术不正、心德不端,恶名昭著,如果你还不悔改,不但无子而且会短命。你要赶快改过迁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还有挽回的可能。”
窦燕山醒来之后,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暗自下定决心要弃恶从善,广行善事。他在家里兴办义学,积德行善,克己利人。一天夜里又梦到他父亲对他说:“如今你的功德很多,后有五子齐登科甲,你的寿命会到八十九岁。”他醒来以后,行善更为积极,后来他的妻子果然生了五个儿子,分别起名为:仪、俨、侃、尔、僖。
之后,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养教育儿子身上,不仅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还注重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修养。比如他的家庭之礼都按照古礼进行,家中男不乱入,女不乱出,男耕女织,和睦孝顺。在他的培养教育下,五个儿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后人称之为“五子登科”。其中大儿子做到礼部尚书,二儿子做到礼部侍郎,其余三子也都做了官。当时有一位叫冯道的侍郎听说这件事情后还特地赋诗一首:“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窦燕山的故事之所以流传至今,除了他教育的五个儿子全部中举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他五个儿子全部都是品德高尚的人,有史书的记载为证。据《宋史》记载,宋太祖赵匡胤除了非常赏识窦燕山的长子窦仪的学识之外,还对他的品德赞美有加。他曾对大臣说:我认为在朝中的官员里,窦仪最为稳重谨严,家教良好,兄弟和睦。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高超的学识,更要有高尚的品德。下面的反面例子,也许能让我们更为深刻地体会这一点。
相信大家对蔡京和秦桧两个人不会太陌生。蔡京是北宋末年的权臣,在位期间搜刮百姓、排除异己,对上又曲意逢迎,以保官位。他的行为终于激化了统治者与老百姓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宋江、方腊起义。秦桧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提起他们,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三个字“大奸臣”,但是有多少人知道他们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呢?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苏轼、黄庭坚和米芾。他们的书风自成一格,时人推崇备至,列于四家,向无异议。唯独列于四家之末的“蔡”,究竟指谁,却历来就有争议。一说是蔡襄,一说是蔡京。在元代陶家仪所著的《书史会要》中有这样一段话:其(蔡京)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正书如冠剑大人,议于庙堂之上;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绝古今,鲜有俦匹。这充分反映了蔡京当时在书法艺术上的地位。《书史会要》中也有对秦桧书法的评价:“桧能篆,尝见金陵文庙中栏上刻其所书‘玉兔泉’三字,亦颇有可观。”而且,我们今天应用广泛的宋体字正是秦桧所创。可见,对于孩子的德育往往比智育更为关键。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注释
养:哺养、培养。
过:过失。
严:严格教育学生。
惰:失职、懈怠。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失职了。
心解
师长的责任
这四句话说的是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上的义务和责任。人们经常把父母对孩子的培养称为“养育”,即包括“养”和“育”两部分。家长不仅要满足孩子的物质方面的需求,还要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古人有“发智在师,育善在家”的说法,意思是老师的主要责任是启迪、开发孩子的潜能、授予学业,而家庭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及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
人们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我国古代,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子通常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因此父亲在教育子女中的作用更为突出。《三字经》中较多地强调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现在,父亲和母亲的作用同样重要,但往往分工不同。所谓“严父慈母”也是这个意思。下面就用正、反两个例子来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的画家。他的画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经典。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也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而他所以能够成为如此有成就的画家,和他父亲的正确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达·芬奇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他是在父亲比埃罗的抚育下成长的。儿童时代的达·芬奇,喜欢大自然的景色,经常攀登悬崖,并且对画画很有兴趣。有时,他独自一人坐在草丛中,用心地观看五花八门的花草树木以及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然后回家细心临摹。开始画得有些四不像,但是,时间久了,他画的那些东西渐渐有了画意,镇上的人们都称他小画家。一天,邻居拿着一块木板来到镇上,交给了比埃罗,说:“请你家的小画家在上面画些东西。”比埃罗当即答应了,但不知是什么原因没有告诉儿子。过了几天,达·芬奇发现家里有一块空白的木板,就想在上面画画。画什么呢?他想来想去,就将自己最熟悉的小动物画了上去。画成后,他拿去给父亲看。父亲看到上面画的有蛇、蝙蝠、蝴蝶、蚱蜢,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来的小东西。不仅数量多,而且结构合理,形象逼真。比埃罗高兴极了,心想孩子是真的有画画的天才。于是,他决心支持孩子去学习艺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画家。比埃罗十分重视名师的指导作用。为了使孩子取得名师的指导,他特地同儿子一起去佛罗伦萨拜访当时颇有名气的画家、雕刻家罗基奥。经过比埃罗的一番介绍,加上达·芬奇本身的才华,罗基奥才答应收下这个小徒弟。通过勤学苦练,达·芬奇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画家。
我国汉朝陈万年教子的故事就是反面的典型了。陈万年是朝中的重臣,靠溜须拍马、欺上瞒下来保住自己的地位。他的儿子陈咸却是一个刚正清廉的官员。一次,陈万年把儿子叫到床前,教他读书。结果到了半夜,陈咸打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一看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我口口声声教你,你却睡去,不听我讲,为什么?”陈咸说:“你说的话的意思我都晓得,就是要我对上司拍马屁、讨好,仅此而已!”陈万年顿时哑口无言。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后就走进学校,接受老师们的系统教育。在古代,儿童入学前都要在“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前磕头,可见老师地位的崇高。古时还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曾以房子打比方来形容自己和老师的关系。他说老师的围墙高十数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是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以望到尽头。他还把老师比作太阳和月亮,说孔子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守了六年。尊师重教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可能会贯穿一生。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心理的变化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经不是“严格”两个字可以包容的。面对家长和社会的挑剔,老师也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注释
非:不是。
宜:适宜、应当。
何为:能做什么呢?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如果在小时候不认真读书,到年纪大的时候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心解
刻苦勤学
这四句话是说人们应该从小就认真学习。战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荀子的经典作品《劝学》就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荀子认为学习可以提高、改变人的素质,使人智慧明达、言行无过、增长才干。另外,他在《劝学》中用形象深刻的语言阐述了学习应持的态度是:逐渐积累、坚持不懈、专一不躁。“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经典词句流传至今。唐代著名书法家、政治家颜真卿也有“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更是将从小不好好学习的后果一语道破,值得后人警醒。
按照传统的教育理论,十三岁之前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古人还特别强调背诵的功夫。如果你有心翻看一下古代文学家的生平,你就会发现他们在幼年时代就可以将很多我们视之为“艰涩难懂的东西”倒背如流了。现代人也非常重视孩子早年的智力开发。从出生之前的胎教到家里墙上贴满的认字识物的张贴画,再到高高堆起的光盘,无不显示着父母的良苦用心。除了幼年的启蒙教育外,父母还会要求孩子要不断地学习,不要因为取得一点成绩就停下学习的脚步。方仲永的故事相信大家不会陌生:
方仲永家里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五岁时,有一天忽然哭着要书写的工具。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借邻居的书写工具给他,仲永立刻写了四句以赡养父母、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为主题的诗,得到了大人们的赞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写诗,他都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哲理都有值得称道之处。同县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对他父亲以宾客之礼相待,还有的人用钱来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于是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仲永继续学习。当仲永十二三岁的时候,他的诗作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了。又过了七年,仲永已经和平常人没有什么区别了。方仲永的天赋远远超过其他人,但是由于没有继续学习而最终落得“泯然众人矣”的结果,沦为千百年来父母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
三国时期风起云涌,英雄辈出。吴国的大将吕蒙就是其中之一。凭借赫赫战功,他得以身居要职,但是学识却没有一点长进。一次,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居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于是吕蒙开始学习。一天鲁肃与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这么晚才看到事物的变化呢!”后来,鲁肃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这一段佳话也为后人留下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提醒人们永远不要放弃学习,尤其是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如果不想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古董”,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学习。
我们没有方仲永那么高的天赋,如果连吕蒙那样学习的决心也没有的话,我们还会有什么作为呢?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注释
玉:没有经过加工和雕饰的玉石。
琢:雕刻、打磨。
器:器物、用具。
义:义理、道理。
玉石不经过打磨和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不求上进,就不能明白道理。
心解
学习的意义
这四句用比喻的手法告诉人们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古代时的人们认为玉石是很宝贵的,而且有佩戴玉的习惯,所谓“君子比德于玉”。玉像仁一样温和润泽,像勇一样不屈不挠,像智一样有条有理,像信一样始终如一。一块藏在岩石中的玉石要变成一块精美的玉器,除了要有“伯乐”的欣赏之外,还要有能工巧匠的琢磨。同样,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离不开师长的“琢磨”。
岳母刺字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那么一代名将岳飞又是怎么教育他的儿子岳云的呢?由于当时金兵的侵略烧杀,岳云从小与父母分离,颠沛流离。在他十二岁的时候,父亲岳飞将其编入部将张宪的队伍中,当一名小卒,并对他“约法三章”。在岳飞的严格教导下,岳云勤学苦练,可谓文武双全。有一次,小岳云与将士一起骑马进行爬山练习,不小心马失前蹄摔倒在地。岳飞见了大怒,并指责岳云说:“这全是平日练习不认真造成的,如果是在战场上,岂不误了国家大事?”当即下令将他推出去斩首。众将士急忙求情,希望念其年幼,能够法外开恩。尽管如此,岳飞最后还是下令将岳云打了一百军棍。从此岳云更加刻苦练习,练就了一副钢筋铁骨,也成为一代名将。岳云固然是一块质地不错的玉石,但是只有经过岳飞的精心雕琢才能成为货真价实的美玉。
除了师长的教育,还需要自己主动地学习。在谈到学习的重要性时,英国著名的文学家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那么学习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学习能够开阔视野。读史使人明智,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诗使人聪慧,因为诗句是最充满智慧且精辟的语言;演算使人精密,因为数学会让心细如发;哲理使人深刻,因为你可以获得更为深刻和多元的看问题角度;伦理学使人有修养,因为那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的结晶;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因为只有懂得逻辑你才能出口成章。
学习能够丰富人生经验。每天世界上都会发生成千上万件事情,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和活动区域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亲身经历所有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从书本和别人那里学习,从而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
在当今社会,学习更是生存的一项技能。只有不断地学习,你才可以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只有不断地学习,你才能不被时代抛下;只有不断地学习,你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这是现代人必须要面对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