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龙号上,方明亲自前往关押俘虏的舱室提出海荣阳,带他来到方乾元所在的小厅内。
里面灯火通明,侍卫林立,方乾元一身黑裳,慵懒的斜躺在宽大的座椅上,一手抱着一只毛色纯正的黑白月猫,在旁还有一个孩童大小的猫族精怪,背负两柄短剑站着。
方莲正坐在旁边,看着一本厚厚的书册,见海荣阳进来,起身道:“你们先下去吧。”
“是。”众兵人应了一声,开始鱼贯而出。
“海某见过方大长老,见过清梦仙子。”海荣阳干咳一声,面上堆起笑意,连忙说道。
“海长老,消息挺灵通嘛,竟然也知道我”方莲有些意外看向他。
海荣阳忙道:“清梦仙子美名远扬,绝世无双,海某久仰大名。”
方莲咯咯一笑,道:“是无量宗的密堂注意到我随方公子出访东海吧你们宗门紧盯此方动向,还真是煞费苦心啊。”
海荣阳尴尬一笑。
方莲道:“好了,我也不跟你多废话,这次找你前来,是想告诉你,眼下有三条路在你面前。”
“第一条,你就在这里,我们什么都不问,你也什么也不说,就等着无量宗来赎回,到时候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如何处置,全凭宗门之间交涉。”
“第二条,你与我们合作,把我们想要知道的一切事情都老老实实交代出来。”
“你大可以放心,我们对你掌握的宗门机密没有什么兴趣,苍云宗也还没有到与你们无量宗交恶,甚至开战的地步我们想要知道的,只是群夭与吴连义他们相关的事情。”
“如果你让我们满意,我们可以善待你,甚至积极促成宗门交涉,让你全须全尾的回去。”
“第三条,你选了以上二者之一,但却心思不纯,只是虚以委蛇,被我们发现,格杀在此,到时候报备宗门,与你们无量宗交涉,也就是个战殒而已。”
“好了,你自己考虑一下。”
海荣阳闻言,顿时哭丧着脸苦笑起来:“第二条,我选第二条”
除了第二条,他哪里还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听到他这么说,方莲嘴角微翘,露出一丝莫名的笑意。
这个海荣阳,是兵人司的部属们在海中发现的,不曾想,岛上竟然还有他这个无量宗的长老,在群夭拼死奋战之际,想着偷偷逃跑。
由此可见,他也实在不是什么忠贞死硬的人物。
“第二条吗”
见海荣阳已经做出选择,一直没有说话的方乾元,终于开口了。
他拎起手中的猫儿,放到一边,坐直身躯道:“那好,现在开始,我问,你答。”
“是,是,方大长老请问。”海荣阳谄笑道。
方乾元道:“你在岛上作甚”
海荣阳忙道:“我奉本宗太上长老穆王之命常驻此岛,监察群夭等人动向,同时也掌握他们兵人之道的进展情况。”
方乾元道:“那现在结果如何”
海荣阳道:“一个月前,他们的研究已经出现突破性的进展,穆王阁下派了人来,把相关的成果打包带回去了。”
“那是些什么成果”
“是关于大型典仪,批量制造兵人高手的技艺,同时也与法脉有关。”
“法脉”
“法脉就是魔体融合各种血脉,禀赋能力所衍生的法道之脉,它是一种概念化的超凡禀赋。”
“哦”
随后方乾元又挑了一些自己知道的东西,混杂在其他不知的东西,与这海荣阳详谈起来。
起初海荣阳还怀着虚与应付的心思,说错了一些,结果被方乾元毫不客气当面点出。
这个人贪生怕死,顿时吓得不轻,倒豆子一般把不少机密都说了出来。
在他叙述之中,吴连义等人的法脉研究已经出现关键进展,称得上是大获成功,无量宗高层正打算以此进行深化利用,甚至革新整个宗门的道法传习。
在一项流传于各大宗门势力之间的秘密调查成果可知,末法时代,生灵禀赋消失,法脉不存,越来越不利于人族直接利用天地元气。
虽然御灵师们利用传统的变化道秘法,也可以施展各种五行法术,神通法诀,但难度却是越来越高,威能则越来越小了。
方乾元自己是天才,方莲等人也是天才,颇有几分灯下黑的意味,对此并无深刻体会,但若有人一直在登仙院或者庶政院这样的堂口执差办事,对此就会深有体会。
对于整个宗门而言,能够找出来的优秀苗子,将会越来越少。
这并不是具体到某一二人,或者一二百年间的情况,而是整个天下,万年以来,法道不断衰落,神通法术不断削弱的大趋势。
末法之潮,如同滔滔大势,不可抗拒。
而且,这种末法化的趋势,还在更进一步加强。
也许两三百年,三五百年,也许千年,数千年,乃至上万年。
整个世间,超凡力量将会越来越少,直至完全消失。
到那时,整个御灵师的体系,都将迎来灭亡。
但偏偏,人们通过深入探查其原因,却又发现,它并不是天地之间灵气匮乏导致。
鉴于人族真灵和其他妖族,精怪的不同,这种状况的发生,很大可能,是反过来。
也即是说,灵气并非正在消失,反而不断复苏,增强,导致性质变化,无法直接利用
人族是一种适应能力极强的生灵,但同时也是极为脆弱的生灵,在天地大变的剧烈波动之中,可能迎来空窗期,这种道途修炼上的劫难,就表现在失去力量这一方面。
法脉研究,由来于此,乃是一种真正超越了御灵师变化道体系,完全与灵物血肉或者真灵结合一体的道途出路,是为度过“修真荒年”所用。
它的根源,其实也是古已有之的变化道秘法,以及人灵合一的秘术之流,但却不再通灵某一二灵物,战斗之时切换,利用,而是同时融入多种,彻彻底底,改变自身生命的本质。
也有人,把它称作“永恒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