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们有时分不清是该将好东西比如巧克力先享用还是留着到更需要的时候。
先享用吧,就会出现像维尔纳那样,真正需要的时候就没有了。
留到更需要的时候吧,就会像牺牲的三十五人那样……已经没机会享用了。
这对生活在和平社会的人来说就是小事一件,但在这物资奇缺的战场上,许多士兵都会思来想去的,犹豫了好久才下决心吃上一点。
秦川在这方面会好些,因为相比起那些战事停下来就不需要考虑的士兵来说,他还要想着接下来的战斗该怎么进行或是坚持下去。
不过这会儿似乎不用考虑了。
因为举着望远镜透过碉堡?望孔向外观察的库恩报告道:“少校,苏联人好像要进攻了!”
库恩之所以说“好像”,是因为苏联人的炮弹在碉堡外炸出一层层的硝烟……其实更多的还是炸在河里的炮弹,其蒸发的水汽就像是一层雾似的笼罩在沙洲的四周,使德军很难看清东岸苏军的动静。
秦川举起望远镜往外一看,翻滚的烟雾中果然隐隐看到一队苏军忙碌的影子。
“准备战斗!”秦川大声下令。
士兵们一翻身就从墙角里坐了起来,争先恐后的将枪架在了的射孔上……苏军的碉堡工事显然就是为了反登陆构筑的,除了较大的重机枪和火炮射孔外还有供单兵使用的步枪射孔。
只不过这些步枪射孔是针对苏军的莫辛纳甘设计的比较矮小,而德军使用的mp43瞄准基线较高,视野有一部份不是很清楚。
当然,这并不影响德军的战斗力。
高射机枪和小高口径高射炮也做好了准备,枪口对准了前方的河面以及面前一道已到处是弹坑的沙滩。
炮声渐渐小了下来,不一会儿就完全消失了……这是沙洲防御的另一个优势,因为距离东岸较近,所以苏军要展开进攻的话就不得不停止炮击,否则炮弹马上就会对正在渡河的苏军造成误伤。
烟雾中隐隐传来几声木浆划水的声音,苏军士兵显然已经下水了,而且还在缓缓朝沙洲靠近……他们不敢发出太大的声响,因为担心这会将敌人的火力引向自己。
然而这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不久后太阳光就穿透了水雾在其中投下了一道道黑影。
在看到苏军进攻队形的那一刻秦川就不由愣了,是木筏和小渔船,其中甚至还有像皮艇,苏军居然试图用这些东西进行登陆作战,它们根本就无法阻挡德军阵营打出的子弹。
但苏军的脆弱对德军来说就是好事。
秦川没有迟疑,大喊一声:“开火!”
霎时枪声就响成了一片,子弹就像刮起的一阵风似的带着弹线往烟雾中钻去,惨叫声和木板碎裂的声音很快就响了起来。
苏军大喊一声,就加快了划船的速度,有些冲锋舟和橡皮艇甚至还发动了马达。
显然,苏军是希望能以速度突破德军的火力封锁,但这不过是一种奢望……德军碉堡里的高射机枪和高射炮很快就响了起来。
高射机枪打出的子弹在河面上打出一串串水花,水花延伸的尽头就击中了渔船。
木屑横飞,鲜血四溅。
渔船上立时就被打出了一排排杯口大的弹洞,更可怕的还是这些子弹的穿透力……,在500米的距离上可以穿透15毫米的钢板,而苏军这些渔船不过在两百米开外,且绝大多数都是木质结构,子弹毫无疑问的会穿透并击中弯腰隐蔽在船身中的苏军。
甚至有些高射机枪照着一艘渔船多打几梭子弹,还会像切豆腐似的直接将其切成了两半。
更可怕还是高射炮……高射炮的炮弹是延时引信的,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的德军士兵都知道将炮口稍稍瞄向目标上空。
原因很简单,直接瞄向目标炮弹更多的是穿透并进入水中爆炸,这样对敌人的杀伤显然会小得多。
但如果瞄向目标上空,炮弹就会在空中爆炸然后将弹片四射开来打向下方的苏军。
只见一道道黑烟过后,就别说苏军士兵了,就连渔船都被弹片炸得残破不堪,有些炮弹恰好是穿透目标船身后在内部爆炸,那就更是将其炸得四分五裂惨不忍睹。
苏军的木船前仆后继,一艘接着一艘一排接着一排的冲了上来,然后再成片成片的在德军强大的火力下有如摧枯拉朽般的被打穿、击碎,然后随着河水一边漂一边沉没。
不一会儿,河面上就到处都是半沉半浮的木船残骸和苏军士兵的尸体,偶尔还有几艘船或许是被打爆了发动机,泄漏出来的汽油在水面燃起熊熊大火,立时又是一阵惨叫和哭喊声。
苏军的第一次进攻就这样被毫无悬念的打退了,虽然只是短短的二十余分钟,但苏军的伤亡少说也有上千人……这是由苏军发起冲锋的船队规模估计出来的。
确切的数字是一千三百余人,因为这其中还有三百人是武装泅渡的部队。
相比起用木船冲锋的人来说,这些武装泅渡的苏军要幸运得多……木船目标太大,一通子弹过来就被摧毁了,而其上的苏军又大多不会游泳,于是被打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反而是那些武装泅渡的士兵目标较小,在硝烟和水雾中很难发现他们的存在。
因此他们中的一部份人甚至还攻上了沙洲。
但这些人显然不够聪明,这样的形式一看就知道攻上沙洲除了送死外不会有任何意义:碉堡外遍布着地雷、铁丝网等,其后还有一挺挺机枪一把把mp43对着宽阔且没有任何隐蔽的河岸……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障碍都是苏军构筑的,只不过他们在德军进攻时没有发挥作用,这时反而成为苏军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随着一声声地雷的爆炸声和枪声,冲上沙洲的苏军就一个个倒在沙滩上,鲜血顺着河水流回了伏尔加河,为伏河加河增添了一道道刺眼的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