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德军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将他们每21人一组混编进德军步兵排,这样可以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熟悉德军的战术并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库鲁茨显然就是这些拉脱维亚士兵之一。
“库鲁茨之前是拖拉机厂的工人!”油污士兵解释道:“后来苏联人让他修坦克,他说他修过t34!”
“嗯!”秦川点了点头,看了看周围就说道:“小心不要让光线透出去了,还有,小声点!”
“是,上尉!”几个士兵兴奋的互相望了一眼。
修理厂里的味道虽然有些难闻,但煤油灯却可以带来一点温暖,秦川掀开雨披走出来时感觉就更是强烈。
沿着街道继续往前一百多米就来到了防线,秦川看到几个哨兵躲在雪墙后不断的踏着脚以使自己暖和些。
“情况怎么样?”秦川问。
“一切正常,上尉!”哨兵回答:“就是太冷了!”
“这么冷的天气,苏联人也不会选择在这时候进攻吧!”另一名哨兵说。
“这可不一定,下士!”秦川回答:“他们是苏联人,早就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是,上尉!”哨兵回答。
接着他马上又补充了一句:“放心吧,上尉,我们会把这里看好的!”
秦川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身刚要离开,却听见黑暗中隐隐传来了“隆隆”的马达声,沉闷而又有力。
秦川不由回头朝两名哨兵望去,哨兵也瞪大了眼睛望着秦川。
“照明弹!”秦川下令。
“突突”两声,两发照明弹就被打到空中,霎时数十辆坦克以及成片成片的穿着雪白军装的苏军就出现在亮光下。
见被发现,苏军大喊一声就朝德军阵地涌了上来。
枪声响了起来,德军哨兵第一时间就朝苏军方向打了几枪示警。
蜷在战壕或是建筑里休息的德军纷纷提着枪钻进战壕并架起了枪。接着在各自连长的指挥下就朝苏军射击。
秦川也进入战壕开了两枪打倒了两名苏军军官,然后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苏军在这个方向一口气投入了十几辆坦克,而且大多是t34,只有少数几辆是轻型坦克t26。
苏军的这些坦克一开始还是一字排开做为步兵的掩护火力朝德军的防线压来的,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根本就行不通。
原因是由苏联的阵地往德军的阵地都是一路陡坡……虽然这片地区并没有很大陡坡,但这一带附近如果在夏季就是沼泽,冬季一被冻上了就是冰层,坦克开上这些冰面就会打滑甚至倒退。
这就使苏军第一波的进攻就陷入了困境,步兵只能越过坦克一队队的朝德军防线冲来。
但这样的攻势毫无意外的被德军打了回去……地雷、铁丝网,再加上厚厚的雪层和极底的气温,使苏军大批的士兵就像是慢动作一样在德军的机枪和步枪下前进,结果就是一批接着一批的倒在了德军士兵的枪下。
不久,苏军很快就认识到他们的坦克只有一个地方可以进攻,那就是通向镇里的公路。
虽然在一片白茫茫的大雪里根本就看不到公路,但苏军对这一带的地形很熟,他们很快就把坦克集中在公路上并发起进攻,同时迫击炮还一路朝前猛轰。
于是秦川就知道是撤退的时候了……否则,一旦让这些坦克突入了防线并从侧翼甚至绕到后方对着战壕里的德军一片机枪和炮弹,德军的损失就大了。
当然,秦川可以选择在这里投入火箭筒、反坦克炮来阻止苏军前进。
但是火箭筒的射程太近,防线附近的建筑不多不易隐藏,反坦克炮只有从地窖里找到的那门pak40,秦川可不想唯一的一门反坦克炮一开打就被苏联人一阵炮火就炸没了。
这也是秦川从一开始就打算放弃洛瓦季河以西的地区的原因之一。
“撤退!”秦川下令:“撤到河东!”
如果这个命令是对第一步兵团下的那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他们会自觉的分成几队相互掩护着逐步撤退,这样一来在撤至洛瓦季河东岸时就能够有条不紊的组织防御像计划那样利用地利抵挡住苏军的进攻……洛瓦季河东岸与河面有五米多的高度差,而且还十分陡峭,大多地方就别说坦克上不去了,覆盖上雪层和坚硬的冻土岸壁就连人员都无法攀爬。
尤其是在洛瓦季河与库尼亚河交汇的地一带,河水就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形成一个面向苏军的弧形,也就是对苏军形成一个天然的火力包围圈。
秦川一早就让第三营在那构筑好工事并准备接应一、二营的士兵撤退到那里防守。
然而,秦川没想到的是这些却是散兵,其中大多数还是工兵、运输兵等没有战斗经验的二线部队……其实这些都不重要,他们虽然没有战斗经验但却不缺乏作战的勇气,重要的是这支部队刚刚组建还不知道协同。
这个弱点在战壕里防御时还不明显,一旦进入撤退这个需要高底协同的战术模式马上就出了乱子……他们不知道该留下掩护也不知道谁该撤退,再加上苏军迫击炮一阵乱轰,很快就把他们打得一片混乱成为溃兵朝河东逃去。
见此情况秦川暗道要糟,但在苏军猛烈的炮火下却怎么也无法组织起有序的撤退。
“去他妈的!”秦川不由狠狠的骂了声,他早就应该想到会现这种状况的。
不过就算想到也无济于事,因为这支部队刚刚组建就必须面对敌人的进攻,根本就没有训练和演习的时间。
秦川一边撤退一边朝后开枪,在经过维修厂时见里头还有灯光,不由气苦的挑开雨披冲进去喊道:“敌人上来了,让这玩意见鬼去吧,马上撤退!”
“上尉!”满脸油污的士兵打着煤油灯说道:“我想……我们已经修好它了,但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