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机群至少有五十余架……不过秦川知道这只是第一波,飞机这玩意是要在跑道上一架架起飞然后在空中集结的,为了不至于有些飞机在空中等太久消耗过多的燃料,陆基起飞的一般五十架一个批次,航母起飞的则需看情况,像美国、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一批次出动三十架,那都是在航母较为先进且调度合理的情况下才能做到的,此时英国的“鹰”号航母甚至只能搭载21架舰载机。
“呜……”刺耳的防空警报很快就响了起来,但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时本应该马上开火的德军舰却显得十分安静。
这说明之前定下的方案和演习起作用了。
因为情况正如之前秦川分析的那样,英军机群是从高空接近舰队……这个高度在130mm副炮的射程之外,开炮基本无法命中,何况德海军所使用的“近炸引信炮弹”成本较高,浪费炮弹是没有必要的。
德海军就乘着这个时间进行调整,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互相间隔两公里左右并排前进。
并排前进是必须的。
“并排”是为了更能发挥火力,军舰用侧面对着友军的上空,就意味着舰首、舰尾的炮火能同时发挥作用。
“前进”,则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能做规避动作……静止不动会是敌人战机很好的靶子。
接着,英军机群乘着追逐舰群的时机就降低高度朝舰群俯冲下来。
“先生们!”雷德尔对秦川等人说道:“我想你们该回舱里了!”
这话应该是主要对达尔朗说的,雷德尔让他上舰主要是为了能向他炫耀,如果达尔朗有个三长两短,雷德尔的心思也就白费了。
“不!”达尔朗回答:“元帅,这是我的军舰,我希望看看它们会有怎样的战斗力!”
雷德尔愣了下,然后就点了点头,接着朝两名警卫扬了下头,两名警卫会意,一左一右的站在达尔朗身边……这当然不是担心达尔朗逃跑,军舰上四周都是茫茫大海,想逃都没地方逃。
雷德尔这是担心达尔朗受伤或是借机自杀什么的,但这些担心显然是多余的,因为此时的达尔朗比任何人都想知道法国军舰的性能。
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他不希望德军能赢,但又希望军舰能赢,同时又希望军舰被炸沉……总之就是一种五味杂陈。
指挥这批英军机群的进攻的安格斯上校,他对着话筒下令道:“a组,是你们表演的时候了,注意利用炮火死角!”
“收到,上校!”
a组是轻型轰炸机,主要由“蚊式”轰炸机和“布伦海姆”式轰炸机组成……一般情况下这两款轰炸机是不会编在一起执行任务的,原因是“蚊式”轰炸机的速度要比“布伦海姆”式快得多。
由此可知,英国人为了这次进攻可以说是把所有能搬上战场的东西都派出来了。
轻型轰炸机的特点就是比较灵活能够迅速降低高度朝目标实施攻击,于是在一阵马达的呼啸声中,二十架轻轰就从天而降。
“元帅!”参谋报告:“敌机已经进入炮火射界!”
“再等等!”雷德尔说。
雷德尔的选择当然是正确的,刚刚进入射界就开火,会使炮火没有瞄准的弹性空间。
但雷德尔也仅仅只等了几秒……这是由于敌机速度很快,几秒的时间已达到了雷德尔的要求。
于是随着雷德尔一声令下:“开火!”
震天的炮声很快就响了起来。
这时开火的正是130mm口径的副炮,这口径的炮在法国军舰在上大量装备……它在战列舰上是副炮,在轻巡和驱逐舰上就作为主炮使用,只不过因为这炮死角以及小口径防空炮口径小射速慢等问题,使法国舰队防空一直是弱项。
但是……
采用不同的战术后这显然已经不是它的弱项了,尤其此时的舰队还用上了“近炸引信炮弹”。
只听一阵“轰轰”乱响,秦川等人都能清晰的感觉到火炮击发时带来船体的震动,接着一排排炮弹带着汽线直奔敌机方向而去……这是因为雨水刚停空气的湿度很大,高温的炮弹一路蒸发水汽而形成了一条若有若无的弹道。
接着,这些炮弹就像是长了眼睛似的在目标战机周围炸开。
这是130mm口径的炮弹,炸开后立时就爆出一团黑雾,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就是弹片乱飞。
而轻型轰炸机又是十分脆弱的,这其中尤其是木质结构的“蚊式”,于是当场就有三架“蚊式”被炸得在空中解体……飞机分成十几块碎片,就像天女散花似的从天上零零散散往海面掉。
“布伦海姆”式轰炸机或许会好些,但对于战机来说,是碎成十几块还是两块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区别就在于有些被击伤的“布伦海姆”还能在空中坚持一会儿,这给了飞行员一点宝贵的跳伞时间。
“发生了什么?”安格斯上校问:“注意利用死角,清楚了吗?注意利用死角!”
“可是……”话筒里传来部下紧张的回答:“我们的确是利用死角,但他们似乎没有死角!”
安格斯上校有些不相信这个回答,难道德国人已经换上了新型我舰炮?
想了想,安格斯上校就操控着战机倒飞,这使他能清楚的看到整个战场。
接着他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德国人的舰炮不是朝自己上空射击,而是朝友军上空射击。
更让安格斯上校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不管英军轻型战机怎么机动怎么变换高度,高射炮的炮弹总能准确的在战机附近爆炸。
这在平时是不可能的,原因是战机飞行速度快,炮手根本就来不及调整炮弹的延时时间,这也是这时代军舰防空能力较弱的原因之一。
但是……不可能的事就确确实实的发生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