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点到名字的李恩光当即出列,清了下嗓子,才沉声道:“臣在。启禀皇上,这津门关的叛军领头人,叫陈石,乃津门关都尉。当年,邻国犯我边境之时,曾与臣一起并肩作战,立下不少战功。在微臣被陛下召回平阳城之后,为让陈石能安心守卫津门关边境,便将紧邻津门关的一座城池赐给了陈石自治管理,并继续担任都尉一职…
…”
“好了好了!说的都是些没用的废话!朕要听的不是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朕要听的,是陈石为什么要率兵叛乱!”萧靳直接愤怒的打断了李恩光的话。
“皇上,臣有一言。”
这个时候,在所有人都明哲保身的情况下,让大家心心念念的左大丞相终于站了出来。
就连“将军党”们也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虽然他们及其讨厌丞相一派,但是不得不说,左丞相在嘴皮子上,总是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在帝王震怒的时候,更容易以四两拨千斤春风化雨般将帝王的怒意削减下来。
可李大将军吧,则为人太过刚直,也不会说话。
所以在这个时候,左丞相站出来,那可谓是众望所归啊。
当然,左复是不知道,他原来还承载着满朝文武百官的希冀……
“说!”萧靳似乎有些不太耐烦,直接说道。
左复目光幽幽的看了李恩光一眼,随后恭敬道:“臣以为,陈石此人常年掌管北齐津门关边境,且虞城此地,与平阳城足有千里之遥。而虞城此地又正好处在津门关的外围,与他国接壤。
在陈石的煽动下,虞城变成了陈石一人独大之地。而原先驻守津门关的军队也常年奉陈石为将。所以陈石才能率军叛变。
而当下天下,战事已然打响。各国战火蔓延,陈石恐怕是想借着这个时候,当一回乱世枭雄。”
左复一番话说完,底下的群臣们也悄然的议论了起来。
而萧靳越听,越是愤怒,可怒意却渐渐的压了下来,沉声道:“如今这津门关形势如何?”
李恩光连忙道:“启禀皇上,自叛军一起,犬子李卿便立刻将未叛变的津门关军合成了一股军队,与陈石对抗。
但是近两年来,陈石一直在招兵买马,且不知为何,叛军的力量迅速膨胀,与所剩下的津门关军相差无几,甚至还有些赶超的趋势。
而津门关的戍守边境的军队本就不多,需要押运军需以及派遣军队支援。”
萧靳的脸色显然不太好看,在自己的地盘上出了个叛变的就算了,现在为了弄死这个叛变的,竟然要派兵去增援。
就在这个时候,萧世宁忽然迈步走了出来,“父皇,儿臣有奏。”
萧世宁的话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诸位朝臣 心中纷纷疑惑:萧九爷在这个时候突然冒出来,这是要搞啥?
“说。”萧靳浓眉颦了颦,低沉道。
萧世宁嘴角微不可见的勾了一下,旋即抬起头,“父皇,儿臣请命,带兵押运军需前往津门关增援。”
此言一出,不禁萧靳的眼里有些诧异,满朝的文武百官面色也是一阵愕然。
虽然说这一段时日,九王爷的确是让他们刮目相看,但这带兵打仗,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此事事关重大,可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去的。
萧靳眼底微沉,双眸眯起一道锐利,似乎要把自己这个儿子看穿。
可他依旧同从前一样,只能看到那浅薄的一层表面,看不进去,也琢磨不透。
甚至于,这个从前在眼里不起眼的儿子,比从前更加的难以猜测估量。萧世宁沉了沉眸,继续说道:“父皇,既是内乱,那么,皇室中人亲临,对于叛军更能起到震慑。也更加能够让百姓们知道,我们北齐皇家天威之怒。况且……儿臣也正想见识见识,这胆敢率兵叛乱的人究
竟,是哪里来的胆子。”
萧世宁最后的一句话微微压低,让在场所有人都不禁感觉到一股沉冷的寒意。
而立身站在旁边的萧清逸闻言神色微动,侧步一迈也走了出来。
“父皇,儿臣以为,九弟说的不无道理。但是,九弟年纪尚小,且未曾见过这种阵仗。再加上,九弟平日里太过随着性子,不大适合带兵押运军需一职。”萧清逸低着头说道。
百官们底下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
有些好事的官员们,心中已经雀跃了起来,可面色还是得装作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
这三王爷意思明显是说,九王爷平日里太不着调,不适合干这种正经事儿嘛。
萧世宁侧眸冷睨了萧清逸一眼,唇线轻弯,“哦?那三哥以为,谁合适呢?”
这话听着虽然是在问,可他那唇角弯起的笑意却让萧清逸背脊一阵发寒。仿佛浑身上下瞬间被爬上了无数条密密麻麻的毒蛇,贴在了他的肌肤之上。危险的令人心惊。
萧清逸随之愣了一下,但很快便调整了回来,并不理会萧世宁,而是对着圣听说到道:“儿臣一直以来十分关注边境之事,对排兵布阵也略有所涉猎,更是皇室中人。所以,儿臣自荐,还请父皇恩准。”
不管老九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只要是他想做的,那么,他一定会抢下来。
萧靳双眸深邃的眯了起来,目光在他这两个儿子之间游移。
最后,萧靳干脆把这个问题扔给了朝中的百官。
“诸位大臣怎么看啊?”
皇上发话,那自然是没怎么看也必须得有什么看法。
而李恩光则是愁眉不展了,他本来想亲自请命平乱。可没想到会被九王爷抢先,更没想到,最后竟然会生出两位王爷争夺此行的场面。
这一幕,让他这位老将军很是尴尬啊。
虽然他也很想请命,但是话都已经被二位王爷说了,再则,看皇上的意思,好像当真把这件事交给两位王爷。这恐怕事关立储一事,他也不好开口。底下群臣私底下开始议论纷纷,最终,从左侧走出一位官员,五官方正英朗,国字脸,他垂首恭声,铿锵有力道:“启禀皇上,微臣举荐九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