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老师说什么,学生总不听,这样的学生。老师如何会喜欢?只有听话的学生,才能得到老师的欢心。
而王二之和姿先生之所以会这样,归根结底,这还是因为,姿先生是真爱才。而且,王二之这次受到的对待,实在是不公平。
这样的情况下,王二之就是耍耍性子,姿先生都认为并无不可。小小年纪,受了委屈,还不许人家发泄发泄,抱怨抱怨?
师者如父,真正的意思,可不只是说学生对老师,要像父亲一样对待。那是说,老师对学生,也应如慈父一般包容。
以姿先生的品格,他自然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这时,王二之即或有时不听他的教诲,姿先生也是对王二之,能宽容待之。
当然,如果王二之是一个草包,姿先生是否对王二之还有这样的耐心,那可就不得而知了。这事谁能知道?
而王二之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也是日渐平和了下来,生活逐渐走上了正轨。
不过,这一天,王二之刚回到家,还未进门,忽然,角落里猛地冲出来一个人,冲着他纳头便拜。“恩公……”
这人来得突然。王二之吓了一跳,心说自己什么时候,做了别人的恩公了?这事真的好奇怪。
而再看跪在自己身边的这人,是个年轻小子,大概十三四岁,面目清秀,衣饰简单,是很清爽的一个人。
对于这个人,王二之并未记得自己见过他,因此他是愕然道:“你是……”
别人胡乱来认恩公,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王二之可不敢胡乱和这人相认。
“恩公,我、我就是你那天放掉的那个可怜人……”
这小子跪在地下,热泪盈眶。
额,是他?
王二之大为惊异,这样子,一点儿也不像那天那人啊!那天那人身形邋遢,形象猥琐。
眼前这小子却清清爽爽,耳俊明秀,完全是两个人啊!他是那天的那个小贼?
王二之是真不敢相信。
不过。王二之记得那天的那个小贼,眼睛倒是挺大的,于是他注意去看这跪在地下的这个少年,果然,双睛不小。又好像有些像。
可能真的是他。
王二之道:“如果你是他,怎地你还没有逃走,还到我这里来干什么?我可不想和你有什么瓜葛。”
对于这种街头的混子,王二之可不想和他们有什么粘连,不把他们送去官府,已经是他网开一面了。这人还想到他这里来干什么?
“小的那日被恩公饶放了,其实并不敢远离,怕恩公还会受小的牵连。若是恩公那日被什么人诬告,小的还想着挺身而出,还恩公一个清白。”
“所幸恩公并未有事,小的也便不需做这样的事情了。至于后来官府据案索拿,小的易装改容,小心的躲避了过去。看到事情渐渐平息,小的就来寻找恩公,衷心投靠,为奴为婢,以报答恩公的大恩大德。”
这小子是对王二之应答说道。
什么,竟然还有这样的事?王二之是听得有些惊奇。这小子说是要跟着他,他能收留他吗?
这小子人品怎样,靠不靠得住。这还都是两说的呢!现在说要跟着他,这算是什么?
他能够收留他吗?以后这小子要是做出了什么事情,自己会不会受他牵连?
“我自己尚且自身难保,怎么能够收留你?你还是自己寻活路去吧!我看你也挺伶俐的,自己能照顾自己。跟着我,我又不能给你什么帮助,你跟着我所谓何来?”
王二之是决定给他直接拒绝,自己眼下情形,的确很难帮助到别人,他又没有兼济天下的责任,为什么要管这小贼的事情?
“恩公,我知道您现在还不相信我,不过,小的确实是真心投靠。这根镯子,是那位小姐的,小的当时收着,不过是为以防万一。如今事情已经过去,小的留着也没有什么用。这就还给恩公,还给那位小姐,借此,也表明小的悔过的决心。望恩公不弃。”
这小子看到王二之不答应,竟然双手奉上了一个金镯子,正是那天简简被他们逼抢而去的那一只。
想来这小子也知道自己就这样说要投诚,别人未必会相信。毕竟,王二之是知道他的底细的。
知道他的底细,然后,还去随便收留他,这就算是白痴,也不会这么干的。知人知面不知心,谁敢随便把这么一个人留在自己身边?
而他眼下交出这根镯子,就可以表明自己的心迹。毕竟这根金镯子,价值可也不匪,留在王二之身边,能得到什么好处,那可还得另说。
而他眼下就放弃了这么大的利益,去求不可预测的前途,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毕竟,做贼所为的,可首先就是利益呀!
因此,这么做,的确是可以取信于人的。
王二之看着这根金镯子,有些犯难。这小贼是有心悔改,可是,这种人真的能信吗?
最重要的是,他没有这义务啊!
“恩公,小的平日所见,都是勾心斗角的人,一个个都恨不能把别人害了,使自己得到最大的利益。但是,遇到恩公,让小的知道,原来,这世界也有似恩公这样,不记个人利益的人。小的深受感动,深感以前所做的事情,都是错的。如今小的想要改过自新,希望有一个人能够时时在身旁,给与指点。望恩公能够给个机会。多谢恩公高义……”
这小子声泪俱下,极是诚恳。王二之看他如此,心里转了几转,最后说道:“你既如此诚心,那就留在我身边吧!只不过,跟了我,从此后,可比不得从前在外面无拘无束,什么事都按自己的意思来。既然要改过从善,那就凡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
“这个,你能做到吗?你能做到,那就留下。你做不到,那就趁早给我离开。我也没工夫理你。”
这小子听得王二之如此说,他是喜道:“一切全听恩公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