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将梁迪庆放了下来,喘了口气,指着那白练撞击下的泉水,问道:“你刚才说这个山溪水叫神仙水?”
“是呀,”梁迪庆介绍道,“我们山里人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凡是进山和出山经过这里,都喜欢到这里饮上几口神仙水。”
慧能琢磨着:“神仙水?听这名字,看这山溪水,难道这溪水有神奇的功效?”
梁迪庆认真地说:“神奇不神奇我不知道,但饮了使人倍感精神确实是真。
梁迪庆说话时指着顶峰,道,“这你看这神仙水可是大有来历的。”
“哦?”慧能母子俩望着梁迪庆。
梁迪庆见慧能母子俩用好奇的眼光望着他,有点不相信好似的,于是,他一本正经地向慧能母子俩讲述天露山神仙水的来历: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有一座名叫天露山的大山。半山腰有一个天然的石洞。洞内分前后两部分。泉水从洞口流出,终年不断,被誉为“天露仙源”。
天露仙源包含一段优美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这里因为缺水,土地荒芜,瘟疫蔓延,民众的生活十分凄凉。
一天,玉帝令天兵巡逻,当巡到天门,闻到这里的民众怨声载道。于是,就禀告玉帝。
玉帝知道后,即泒管水的大臣和管医的大臣到民间进行查访。
这两个大臣弄清原由后,回天庭向玉帝交令。
玉帝即传旨,令天将在这里造一座高高的横亘数里的大山,并造了一座秀丽的仙洞。
接着,救苦救难的观世间菩萨带了龙珠,亲率仙女,下凡到仙洞,她将龙珠嵌在洞的深处。从此洞内泉水不断,流水宗宗,汇成小溪,流向这一带的旱田。
从此,这里再也不缺水了,说也奇怪,这里的人自饮上这泉水后,一个个都健康长寿,瘟疫也匿迹,连年五谷丰登。
沐浴万民的泉水,使百姓安康物阜。
这段神奇的传说,深深地印在后人的心中,故此被人们誉为“天露仙源”。
李氏:“我在龙山那里,常常听人说,天露山这边的人是很少病痛长寿的。”
“山好水好人自然就好嘛。”梁迪庆说话时指着泉边那个石洞那块大石,道,“你看这大石起码有十万斤重,它的形状像不像乌龟?”
李氏朝那大石看了看,道:“经你这么一提醒,这大石真像一只伏在泉边饮水的大乌龟。乌龟可是长命的生灵呀!”
慧能笑着说:“啊,给这泉水起这天露仙源名字一定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大秀才。”
梁迪庆:“这天露仙源的名字是不是大秀才起的我们无从考证,但肯定是大智慧的人起的。”
“你说得在理,”惠能转过身子,向李氏说,“娘亲,这仙源饮了可以长寿,您先饮。”
梁迪庆夸奖道:“阿能,你真是大孝子,好事总让你娘亲先来。”
李氏拄着拐杖艰难地爬山走路,十分劳累,身上出了不少汗,此时十分口渴,来到石洞口边,放下拐杖,弯腰用双手掬着泉水来喝,一股清凉带着甜味直透心田。李氏喝罢,顿觉神清气爽,将舌头伸出嘴边,来回舔了舔,连声叫道:“这仙源,透心凉,又清甜!能儿,你也来多喝几口。”
慧能背着梁迪庆上山,出的汗更多,口渴得似火烧,便和梁迪庆相继在石洞口下尽情地掬水而饮,
猎狗阿汪平日跟随梁迪庆上山下山都会到这仙源来饮水。这时也似乎听得懂人们的说话,待各人饮水过后,才一头扑到石洞口边,趴着猛地饮起水来。
饮罢仙源后,他们坐在泉边的那块巨石下休息。
山风习习,扑面而来,大家觉得疲劳消减了许多。
离石洞口的不远处,一条木板桥从湖面飞架过去。
慧能站起来打量着:这桥约莫五丈长,中间几个桥墩是天然的大石,桥面由三块长长的厚木板组成。
梁迪庆指着湖的另一边,道:“过了这座护洛桥,有一条山间小路,通往我们文羊田寨。”
“护洛桥?”慧能的心被触动了一下,“这桥的名称有点怪,为什么叫护洛桥呢?”
梁迪庆解释道:“顾名思义,因为这座桥是护卫着洛洞和经过洛洞的人,还护卫着洛洞村周围的人平平安安。”
慧能不得其解:“你讲得详细一些。”
梁迪庆扬手指着这座桥:“别看桥面不宽,离开水面有七八尺高,上面还有大石头凸了起来,但走过这座桥是不会有危险的。”
慧能并不相信:“不会吧。桥面这么窄,倘若人们走路不慎从桥面跌了下去呢?”
梁迪庆的口气满是认真:“这些年来,曾经有人和大水牛过桥不慎跌了下去,但都是毫发无损的。”
慧能和李氏惊叹道:“有这么神奇的事。”
“我们不明白是什么的缘由,但这都是事实呀!所以我们都将这座桥叫做护洛桥。天露山上神奇的东可多着哩。”
梁迪庆抬头往山上望去,“好,太阳逐渐升高了,我们还是赶路吧。”
“好。”慧能又将梁迪庆背了起来,李氏拄着拐杖。大家很轻松地过了护洛桥,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往上走去。
山中古木参天,藤蔓从高树上垂挂下来,遮天蔽日。白色的梅花点缀着远处的绿色山野,怒放的野花在争奇斗艳。飞瀑嚣喧,小路旁的溪流里,有无数大小不一的石头,岩石上有不少磨蚀较好、成群分布的光滑石臼,潺潺溪水从旁边欢快地流淌着。深山密林深处,传来一阵阵“哥好、哥好”的鸟叫声。
“为什么这种鸟孤单单地鸣叫呢?”李氏好奇地问。
梁迪庆见问,便向李氏母子讲了在当地流传有关这种鸟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住着一对穷兄妹,大哥叫亚茶,妹妹则叫茶妹,哥哥人品好,心地善良,又是一名干活的好手,妹妹呢,不但生得十分俊俏,而且心灵手巧。
由于父母早亡,两兄妹靠父母遗留下的一块茶园维持生活。哥哥种茶很有本事,妹妹制茶方法好,无论谁人喝了他们兄妹制的茶,都会拍手叫好。
当地有个恶霸,霸占了大量的土地租给其它人耕种。这个恶霸无恶不作,不知吸尽了多少穷人的血汗。
有一次,妹妹给地霸交茶地租,地霸一见茶妹,就被她的容貌迷住了,心里立即萌生一个邪念,想把茶妹霸为己有。
地霸立即满面笑容地走到茶妹面前,又是哄又是骗,后来竟手舞足蹈地抱茶妹。
谁知茶妹秉性刚直,不买他的账,还破口大骂这个地霸是人面兽心的老狐狸,骂得地霸目瞪口呆。
这个地霸不但占不了便宜,还被痛骂了一顿,满肚怒火,临走时他恶狠狠地对茶妹吼叫:“臭妹丁,你不识抬举,让你尝尝本大爷的厉害!”
第二天,地霸派出一群走狗,把两兄妹的茶园强占了。从此,兄妹的生活越来越困难,经常吃了朝餐无晚餐,天天靠上山挖山薯来充饥。
地霸一计狠,二计毒,他亲自带着一帮家丁上门抢人来了。这一日,哥哥上山挖山薯去了,妹妹饥饿过度病倒在床上。地霸一见她,便笑口吟吟地说:“你哥哥已经把你作为茶园的地租抵押给我了,你今天就是老爷的了。”说完哈哈地狂笑起来。
地霸的几句话似情天霹雳,把茶妹惊呆了。她大骂地霸是吃人的豺狼,一边骂一边发狠地把哥哥从山上挖的山薯掷向地霸。
声音哭哑了,眼泪流干了。地霸一声令下:“带走!”一群走狗一拥而上,连抢带拉把茶妹绑住强行拉走了。
茶妹被拉到了地霸的家。晚上,她拼死逃出了霸府,她恨透了地霸,也恨自己的哥哥没有兄妹之情。于是,她连夜离家外逃。
一个月后,茶妹得知哥哥一把火烧了霸府,并且四处寻找自己时,才醒悟过来。她恨自己无知,上了地霸的当,致使兄妹失散。
自此之后,两兄妹各自四处寻找自己的亲人。哥寻妹,妹寻哥,但茶妹由于身带疾病,经不起风吹雨打,最后饿死在荒山野岭之上。
从此,茶妹便变成了一只鸟。她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和茶园,更想念着自己的哥哥。于是,她时时在深山野岭中千百次地鸣叫着“哥好!哥好!哥好!”以此来表示自己对好哥哥的怀念。
后来,当地的人们称这种鸟为“哥好鸟”。
李氏和慧能听完这个故事后,也深深地为茶妹所遭受到的不幸而叹息。
梁迪庆望着从远处飞来的那只哀鸣小鸟,无限感慨地又讲起另一个“哥好雀”的民间传说:
,见李氏和慧能对这些故事饶有兴趣,
在“多见树木少见人”的天露山,鸟类特别多。一到傍晚,各种鸟儿便举行“音乐比赛”一样,吱吱喳喳地叫个不停,其中有一种深灰色的鸟,叫得十分凄凉、悲哀,“哥好、哥好……”这便是传说中的哥好雀。
相传很久以前,天露山中只有几户人家,其中有户兄妹俩和一个心狠手毒的老姑婆。
这个老姑婆见兄嫂死后,一心想霸占他们仅剩下的一间瓦房,于是,就百般虐待这兄妹俩。那时,村中很穷,人们都靠上山挖山薯度日。这老姑婆什么也不做,还将兄妹俩挖来的山薯抢去,仅剩一条让他们吃。
那些山薯生得很深,要挖很深的洞才能得到,而且是一段酸一段甜的。哥哥每次都吃那段酸的,让那段甜的给妹妹吃。
那个老姑婆一心要害一死这兄妹俩,于是想出一个主意。
一天,她趁侄儿不在家时对侄女说:“你太笨了,你吃的那段山薯并不怎么甜,而你哥哥吃的那段才是最甜的,他是想用这个办法饿死你啊!”
天真的妹妹信以为真,就说:“那我怎样才能和哥哥换着吃呢?”
老姑婆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明天当你哥哥挖得最深的时候,你只要用双手朝他的屁股用力一推,他上来后就会把那段甜的山薯给你吃了。”
无知的妹妹果然按照老姑婆讲的去做了。在哥哥俯身挖山薯的时候,妹妹对着他的屁股一推,哥哥掉落坑内了。
妹妹以为这回就有甜的山薯吃了,大声地叫哥哥。
可是,无论她怎样叫喊,善良的哥哥再也不能上来了。
后来她醒悟了,知道受了老姑婆的欺骗,但后悔已来不及了。最后,她也饿昏了,跟着掉在坑中死了。
死后,她变成了一只鸟,整天围着大山悲伤地叫着“哥好!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