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jtqs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梁仕容传记 > 第22章 人杰地灵莲塘村

第22章 人杰地灵莲塘村

    

    风景秀丽的莲塘村,距天堂镇2公里,辖4条自然村,420户人家,1650多人口。该村历来尚武崇文,人文历史底蕴深厚,“火烟相盖两省长,一河两岸九统领”指的就是在天堂镇内洞境内曾诞生过两位省长、九名将军。在九名将军中,莲塘村就诞生了其中的四名,赫赫有名的国民革命第一军军长梁鸿楷就诞生于莲塘村。因此,莲塘村一直享有“将军故里”的美誉。

    据史料记载:梁鸿楷(1887~1954年),陆军上将,字景云,GDXX县天堂莲塘村人。20岁时,替人做店工。后到广州找工作,适遇清政府招募新军,便到广州沙河募兵站应招入伍,不久,进入GD陆军小学,后加入同盟会,在陆军小学响应孙中山号召,参加革命军,历任班、排长,后来进入粤军教导团训练班,毕业后任连长职。跟随效忠孙中山革命。

    1917年,梁鸿楷奉命到粤军林虎部任营长,驻防燕塘,响应孙中山号召,进攻莫荣新督署。次年,升任新编粤军徐宗知部团长,驻防龙门。后在陈炯明部第1军任统领,参加援闽战争。不久回师GD参加驱逐桂系军阀莫荣新的战斗。

    1920年11月,孙中山创立的粤军第1师在广州成立,梁鸿楷任第1旅旅长,参加讨桂战争。1922年3月,粤军参谋长兼第1师师长邓铿被暗杀。梁鸿楷接受孙中山任命,正式担任粤军第1师师长,兼任广州卫戍区副司令。5月6日,梁鸿楷率领粤军第一师在韶关参加北伐誓师大会,这时,与孙中山意见不一的粤军司令陈炯明来电指令梁鸿楷率部“粤军第一师”返回广州与其一起违抗孙中山的北伐大计。在这关键时刻,梁鸿楷将军断然拒绝了陈炯明的指令。在参谋长李济深和邓演达、徐景唐等爱国将领的支持下,率领粤军第一师忠诚地跟随效忠孙中山挥师北伐。五月中旬,陈炯明公开违抗北伐,六月中旬授意部属叶举炮轰总统府。孙中山即令前方北伐军班师回粤讨贼,粤军第一师,原属陈炯明掌管的粤军第一军部管。陈炯明虽然被罢免了粤军总司令一职(但仍任军部长),粤军第一师部分将领仍然听从陈炯明差遣。七月,粤军第一师在回师讨贼途中内部发生意见分歧,为避免内部火并,梁鸿楷与参谋长李济深及邓演达等将领商议后,决定将部队撤出行列。转入粤东龙川,河源一带地方,将部队作稳定整顿。粤军第一师三团团长陈修爵却倒戈叛投叶举,领兵攻打北伐军。北伐军在回师讨贼中前后受到夹击,程潜率部退入HN许崇智率部退入赣西,孙中山在永丰舰上得知前方北伐军回师广州平乱无望。换乘军舰前往SH重新部署计划。广州也沦为陈炯明军队所占领。粤军第一师的拥孙派官兵亦受到陈军的攻击,负责韶关大本营警卫的张发奎率部退至始兴仙人洞据守,参谋长李济深也心灰意冷辞职去找陈炯明询问究竟。陈炯明则推说一切都是叶举所为,粤军第一师后被陈炯明收编。梁鸿楷因在五月拒绝陈炯明指令回师广州参与叛乱,和听从孙中山指令挥师北伐而遭受陈炯明追责问罪,粤军第一师由陈炯明委任李济深暂行代管。梁鸿楷因此不能公开露面,只能暗中团结第一师的拥孙派将领继续与陈炯明周旋。11月,整编后的第一师调往西江拦截滇桂联军东下讨陈,梁鸿楷复职后,得知张发奎隐居于始兴仙人洞后,立即修书一封派人送往召其归队,张发奎收信后立即率部下山到广州整编后即前往西江与梁鸿楷会合,成为日后粤军第一师在西江起义的一支骨干力量。梁鸿楷后来与李济深、邓演达、张发奎、郭学云、徐景唐等将领共计策反陈炯明的活动,并写信推荐派遣邓演达为代表,秘密经香港到SH向孙中山汇报粤军第一师的情况,并请示孙中山的战略决策,孙中山深受感动,坚信亲手创立的粤军第一师仍然掌握在手,随之向邓演达传授部署计策带回给在逆境中领导粤军第一师的梁鸿楷和拥孙派将领。后来,梁鸿楷按邓演达的提议,把粤军第一师有革命倾向和拥护孙中山的大部分官兵编入第二团,聚集革命力量,然后分头准备,待机起义。1923年1月,梁鸿楷趁邓演达与叶举周旋之际,按孙中山的部署计划,率领粤军第一师在西江起义反陈,率部与滇桂联军组成西路讨贼军,彻底打败了粤西和广州附近的陈炯明军队,后以邓演达率领工兵营为先锋,率先攻入广州。使广州重新成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大本营。2月,孙中山从SH回广州大元帅府亲自掌握军政大权。通过平定陈炯明部叛乱后,孙中山进一步认识到梁鸿楷是一个忠诚于革命的将领,深情地写下:“疾风吹劲草,乱世识忠臣”题字赠予梁鸿楷。3月份,孙中山下令整编粤军,粤军第一师受命扩充中央直辖(讨贼军)第四军。梁鸿楷被孙中山晋升为第四军军长,指挥全军负责西江、北江一带防务。由李济深接任为粤军第一师师长。四月,西路讨贼军指挥官沈鸿英接受北洋军阀段祺瑞拉拢,派其旅长张希拭、黄振邦两旅占据肇庆。五月,梁鸿楷奉孙中山命令前往讨伐平乱。率领李济深第一师攻克清远后,沿三水直趋肇庆。在作战会议上,梁鸿楷与李济深、郑润琦、徐景唐、邓演达、张发奎等将领研究作战方案后,决定改由郑润琦的第三师攻打西门,李济深、徐景唐的第一师攻打东门。由邓演达带领工兵营挖坑道埋雷炸毁城墙,以张发奎担任督队官。于16日拂晓发动全线总攻。一举攻入肇庆把叛军全部消灭俘虏,并活捉了旅长黄振邦。然后乘胜收复英德及西江、云浮、封开、德庆各县。将粤北、粤西牢牢地掌握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权之下。只有东江和惠州仍为陈炯明乱军盘踞。1924年初,孙中山把GD所部粤军(除陈炯明叛乱者外)重新统一编为建国粤军,许崇智为建国粤军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为参谋长(后任黄埔军校校长时为粤军总参谋长),梁鸿楷为建国粤军第一军军长,李福林为第三军军长。1924年孙中山在追认邓仲元为陆军上将时,封授梁鸿楷、李福林为陆军上将。孙中山创立黄埔军校时,抽调第一军骨干李济深,邓演达到黄埔军校任教协助办学。并指令梁鸿楷率领建国粤军第一军严密保卫GD协助黄埔军校办学的顺利发展。1925年1月,梁鸿楷根据元帅府和孙中山的指令,抽调建国粤军第一军主力第一师参加东征,在东征军回师对刘、杨乱军平乱的同时,梁鸿楷根据廖仲恺的授意,率领建国粤军第一军所部奋力追截和严密围堵了刘、杨乱军北窜的去路和西逃的退路,迫使刘、杨乱军终成瓮中之鳖,使广州再次回到国民政府手中。8月下旬,梁鸿楷因“廖案”发生被诬告企图发动军变推翻国民政府无辜地被卷入“参与刺廖”涉嫌漩涡,遭拘捕入狱。广州城内立即充满紧张气氛,建国粤军司令许崇智表示不满和反对,粤军第一军全体官兵更为不满。一致持剑举枪反戈******,一场GD内战一触即发。建国粤军三个军的将领,除李福林少数投蒋,其余大多数从不听信******的发号施令。若当时素有实战经验的粤军联手与******辖下虽有教养素质的学生军及党卫军进行火拼(当时国民革命军刚开始组建,粤军还未有改编组建),强悍的粤军占尽地利人和之机。但广州和GD将陷入一场恶战。梁鸿楷深知其况,遂心抛开个人利益。于是梁鸿楷设法通知梁鸿林师长,严令梁鸿林回第一军下达指示命令,全军不得轻举妄动。深表自己是个清白之人,绝对没有密谋推翻国民政府,更没有参与买凶刺杀同僚手足廖仲恺,并表示愿意接受政府的一切审查。否则,将会被******定为挑起GD内战的罪名。宋庆龄得知梁鸿楷被捕后,即向老蒋提出干涉。梁鸿楷在宋庆龄的力保下避过一劫。后来在宋庆龄、何香凝的力保和各界人士言论的压力下,******对梁鸿楷无罪可定的情况下缴纳了保释金(报效费)后获释。梁鸿楷出狱后,宋庆龄和何香凝表示慰问,前粤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的第四军军长李济深和众多将领表示惋惜。梁鸿楷则对他们讲述及分析了当时情况。当时GD北面有北洋军阀。东面有陈炯明乱军,西面有GX乱军,GD革命大本营处于反动势力的三面包围之中。如果GD发生内战,孙中山在GD辛苦创立的革命政权就会受到反动势力的趁火打劫,黎民百姓就会生灵涂炭。并耐心劝通引导和勉励部属各将领,要一切遵从孙中山的遗愿。为革命继续努力。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并寄望******真诚挑起继承孙中山北伐大计重担,为建设新********不辜重任。后来北伐军在第二次北伐时,粤军改编后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勇往直前,荣获“铁军”之称。抗日战争期间,汪精卫卖国求荣,拉拢邀请梁鸿楷担任GD省伪省长。梁鸿楷断然拒绝,严斥汪精卫,并表示作为军人不能上战场与日寇作战已十分遗憾,后来李济深也邀请梁鸿楷到GX协助组织抗日工作。但在ZQ的******一双眼睛紧紧盯住梁鸿楷,深恐日后又有一股反蒋势力兴起。梁鸿楷在回复李济深时述析了此事,李济深表示理解。直至日军全部封锁中国海岸后,日军继续派兵进入缅甸扼断中国的唯一外国援华物资生命供应线。1942年,中国政府派遣十万远征军入缅作战。但由于盟军的配合不一,造成战场协调指挥不能统一,短短几个月,第一次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付出沉重损失,最后以千难万险的撤退而告终。在缅北和滇西准备反攻的时候,******在选用指挥官的时候,想起在家有勇猛作战和实战经验的梁鸿楷,于是召请梁鸿楷到ZQ商量。见面叙旧时说,过去的是一场误会,并把汪精卫、李济深邀请梁鸿楷的事如盘倒出,同时赞扬梁鸿楷怒斥汪精卫的卖国行为。有维护党国和国家人民的热衷,并希望梁鸿楷重披戎衣,共上战场消灭日寇。梁鸿楷欣然答应,但希望******能让在过去粤军第一军的部属李济深、陈济棠、梁鸿林、梁休年、卓仁基、蒋光鼎、蔡廷楷等将领重返归队参与对日军作战。******听后眉头一皱,口头上答应研究研究。缅北反攻时,******派出郑洞国担任新一军军长指挥缅北反攻作战。在驻印军深入缅北反攻的同时,美国指挥官史迪威将军向******发出要求发起滇西反攻的最后通牒。以配合缅北的反攻,******于是重新集结二十万中国远征军,把曾经被定为有通共嫌疑的卫立煌和梁鸿楷相作挑选。最后敲定由卫立煌担任滇西大反攻总指挥。后来吩咐梁鸿楷回家乡组织抗日力量,并告知已下令李汉魂通知XX县政府每年拨稻谷三千斤给梁鸿楷作支用,重新委任梁鸿楷为***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梁鸿楷因老蒋的猜忌而失去重新披甲重返战场为国效力良机。梁鸿楷是宋庆龄第一个力保的军人将领,也是******从‘廖案’释放人员中唯一重新委任使用的军人将领。抗战胜利后,梁鸿楷从家乡搬回广州,时任第四战区司令官张发奎亲自到码头迎接。并定时到广州大南路梁鸿楷家处探望,亲切称呼梁鸿楷伯爷公要多多保重。梁鸿楷曾任GD省政府最高顾问,并在广州主持管理粤军第1师坟场。承办一些捐税。筹办粤军第一师遗族子弟学校,担任董事长。1947年他参加****国大“代表竞选,1949年往香港前,梁鸿楷秘密将六儿子留在广州番禺邓仲元学校读书,其六儿子后来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保卫祖国事业中,默默贡献力量,孙子亦在1987年应征入伍。复员后转业到人民公安做一名人民卫士。尽心为国家和人民服务。梁鸿楷1953年因家属被扣押到台湾被迫无奈转赴台湾,在台湾被递补为****国大“代表。1954年12月病故于台北。终年67岁。追悼大会由许崇智,张发奎担任正副主委,邓仲元夫人出席追悼大会。******亲笔题词“景云同志千古”。

    梁鸿楷在跟随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戎马生涯中,坚定地继承邓仲元将军率领粤军第一师忠诚地跟随孙中山革命北伐,在北伐受挫期间顽强地团结第一师拥孙派将领,按照孙中山的部署计划,率领粤军第一师在西江起义反陈,率部与滇、桂军队联手组成西路讨贼军,彻底打败了粤西和广州附近的陈军,协助孙中山平定叛军、夺回广州。使广州重新成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大本营,孙中山先生清楚了解。在广州大元帅府的讨贼庆功宴会后荣获孙中山亲笔题词“疾风知劲草,乱世识忠臣”相赠。在协助孙中山第三次建立国民政府中立下卓越战功。粤东军情紧急时,根据孙中山的指示,抽调粤军第一师前往增援,稳定了粤东局面。1925年1月,根据元帅府和孙中山的指令,抽调粤军第一师参加第一次东征,在东征军回师对刘、杨乱军平乱的同时,梁鸿楷按廖仲恺的授意,率领建国粤军第一军所部奋力追截和严密围堵了刘、杨乱军北窜的去路和西逃的退路,迫使刘、杨乱军终成瓮中之鳖,使广州再次回到国民政府手中。广大将领士兵有目共睹,但许多事情,却被许多人在某种程度上未能理解并导致误解。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人们重新了解和认识了早年忠诚跟随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爱国将领——梁鸿楷将军。

    梁鸿楷有一子一女,儿子梁伯忠,定居美国。女儿惠铭,定居加拿大,惠铭女士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于1987年捐资建莲塘小学,为纪念先父,把莲塘小学命名为梁鸿楷学校。

    梁鸿楷将军在家乡天堂莲塘居住期间(1941年至1945年),******命令李汉槐,由其命令XX县政府每年拨稻谷三千斤,作为补助梁鸿楷的生活费。

    梁鸿楷将军在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冬月,捐资重修蓝坑金钟山丝线吊金钟(六十六世梁顺公太始祖)墓。

    还有:关于梁鸿楷将军捐资重修蓝坑金钟山丝线吊金钟墓,这与他的一次亲身经历有关。

    相传在明朝永乐年间,有一位顺德石肯(今佛山石肯)的梁姓客商,在阳春县经商不幸得了急病身亡。他的家人赶往阳春将他殓入棺材,运回顺德安葬。途经XX县河头蓝坑村附近时,忽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风雨交集,当众人将棺木抬到一个避风处放下后,天气出现了更加剧烈的变化:强大的龙卷风,倾盆的暴雨,使人们的眼睛什么都看不见,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终于雨停风静,这时,丧者的家属却发觉停在这里的棺木不见踪迹了。于是,急忙四处搜寻,却怎么也找不到。后来,丧者的家属发现有一条像是曳着重物在草地上拖行的痕迹,他们感到奇怪,就顺着这条草痕往前追寻,一直跟着行了几条山坳。在一座十分陡峻的山下,这条痕迹就一直向上伸延,他们就一路往上登,在接近山顶的地方见到有一堆似是蚂蚁翻松的土丘,隐约看见那口棺木就掩埋在土丘之下。

    他们站在掩埋棺木的地方,但见映入眼帘的是:远处群山起伏,两旁松柏葱郁,景色十分怡人,丧者家属心想,这里可能是一块风水福地。无独有偶,在丧者家属随行中,其中有一人精通地理风水,当他看到这座山山势奇陡,四周如峭壁,犹如一只大金钟,而单单就只有这里近山顶向北的地方有这一平缓的坡地,就像是金钟顶的耳梁处,真是一处难得的宝穴。于是,他对大家说:“我们就不用把棺材运回顺德了,由蚂蚁把棺材抬上来,于此结作称为天巧穴,坐干向坤,金龙在坤,天地定位。这是天之赐葬,乃发官贵之穴,出人有贵气有功名。

    后来,安葬在这里的顺德人梁姓客商,他的孙子梁储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中进士,由翰林编修累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师衔,入参机务,一度出任台阁首辅(丞相)。

    再说,梁鸿楷有一次在行军打仗的时候,遭到敌军的追击,带着部队撤回到新兴,路过河头蓝坑村时,见天色己晚便在这里驻扎。梁鸿楷正在驻地寻思军情,朦胧见有一个身穿古代服饰的老者邀请他出外面行走一下,梁鸿楷就跟着老者一路走入了山,在一间小屋里坐了下来,之后跟老者对弈棋,一直到天渐亮的时候,梁鸿楷就迷迷蒙蒙地睡着了。到他醒来的时候,发觉自己竟然是靠在金钟山下的一块大石旁睡着了,那老者已不知去向了,当他回到营地的时候才知道,他所带领的部队昨晚遭到敌军的伏击,几乎是全军覆没。而他就非常感谢那位老者。后来经过多方查找,知道这里根本就没有那一个道骨仙风的老者,而在金钟山上却是有一个相传是明朝丞相梁储的祖坟,梁鸿楷就认为,就是那个古墓与他同姓的仙人指引他避过这一次的灭顶之灾。后来,梁鸿楷就派出一支部队专门来修葺这座古墓,将原来萧条败落的古墓重新以青砖圈碑,用灰沙扩阔墓台,并且将墓前的草坪拓宽成为能容下数百人的拜台自此,渐渐就传开金钟山上墓葬的不单是明朝丞相梁储的先人,而且已经成仙了,能为人消灾解难,于是就有远近各地,不同姓氏的人都来拜祭这座古墓。河头蓝坑金钟山因其风景秀美,且有一座传说是梁储阿爷的神仙祖坟,于是金钟山就成为了许多游客登高游山的好景点,特别是在清明节期间,来金钟山寻奇探圣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