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在枯井洞口边上的刘一鸣,过了大概有两分钟的时间,突然从地上爬起身来,冲着站在枯井洞口四周边上的一众鲁南抗日游击队员们,用带着严肃认真的口吻吩咐了一番道。
早就端着三八式步枪往弹夹里面加满了五发子弹并拉上了枪栓的五十多名游击队员们,围绕着那口枯井站的是里三层外三层,可谓是密不透风。
不仅如此,站在最后一圈的十几名游击队员,他们倒是把三八式步枪收了起来背在身后,每个人左右两只手上各拿着一只大正十年式手榴弹,脑袋上都戴着一只日军士兵完好无损的头盔。
现在已经到了傍晚时分,又是五月下旬的天气,初夏时节,天气又些闷热,站在最外面一圈的游击队员们,戴上先前从小鬼子手上缴获的头盔自然不是为了装酷耍帅。
而是为了他们手上拿着的大正十年式手榴弹,可以在第一时间往钢铁制造出来的头盔上面磕一下,引发爆炸装置再投进枯井里面炸死想要爬上来大批小鬼子。
这不,刘一鸣话音刚落了不到半分钟的时间,站在枯井上头边沿四周的游击队员们,就听到了从枯井下面传来的脚步声,以及小鬼子用日语叽里呱啦地说话声,登时,他们就自己的手放在了扳机上,做好了随时扣动扳机的准备。
“八嘎!八嘎牙路!果然有人在枯井口下面的地上放火,为了能够从枯井洞口爬上去,必须要把还冒着的火浇灭。不然的话,咱们不仅没有办法离开这个鬼地方,而且还都会被活活熏死。”负责带队日军第一中队长,身先士卒走在队伍的最前头,在距离枯井洞口下方还有大概十米距离时就停下了脚步,在叫停了跟在他身后的二百多名日军士兵以后,看着前方冒着刺鼻浓烈的火堆,用带着愤怒的口吻大声说道。
把话说到这里,日军第一中队长停顿了大概有五秒钟的时间,随即就转过身去,面朝着站在他身前咳嗽个不停的二百余名日军士兵,立马就话锋一转,用命令的口吻大声吩咐道:“为了能够从前方十几米开外的枯井洞口逃出去,现在我命令你们所有人,从腰间解下佩带的水壶,把水壶里面的水一滴不少的全部浇到前方火堆上头,只有把火堆浇灭,我们才有可能离开这个鬼地方,现在开始!”
只待日军第一中队长的一声令下,站在他面前的二百余名日军士兵们二话不说,纷纷从腰间解下自己佩带连一口都不舍得喝的军用水壶,拿在手上以后,并拧开了盖子,他们以自发性的方式,积极踊跃地走上前去,把一壶壶凉水都浇在了火堆上面,他们每个人都抱着同一个心情,那就是希望尽快把火堆浇灭,他们就可以成功顺利地从枯井洞口爬上去逃生。
“哗啦……哗啦……”,倒水的声音大概持续了三分钟的时间才戛然而止,这个时候,包括带队的日军第一中队长在内,共计二百余名日军士兵们,每个人挂在腰间的那只军用水壶已经是空空如也,连一滴水都没有剩下。
即便是日军第一中队以付出所有人身上携带军用水壶里面所盛水的代价,也没有把枯井正下方的火堆完全扑灭,只是减少了差不多一半的火势而已。
看到火势得到了减退以后,日军第一中队长当觉得再继续等下去,他们这二百余人恐怕都会被熏死呛死在这里不可得,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带领着第一中队的所有日军士兵们丛黄这里逃出去。
事不宜迟,日军第一中队长,当即就拔出来佩带的武士军刀,往前挥动了一个弧度,带领着他身后的二百余名日军士兵,朝着前方十几米开外没有被完全扑灭的火堆冲了上去。
“砰砰砰……”
当日军第一中队长带领着他手下二十多名日军士兵,率先冒着被烫伤的风险,踩踏在没有被完全扑灭得火堆上面,恰好位于枯井洞口的最下方之时,他们都还没有来得及庆祝胜利得喜悦呢,突然就从枯井上头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枪声,从枯井上头发射过来的子弹如雨点一般密集。
也就十几秒钟的时间,包括日军第一中队长在内的二十几个率先赶到枯井洞口正下方的日军士兵,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的反应和抵抗就被全部打死。
跟在后面的日军士兵们,看到前方的日军第一中队长,以及其他二十几名日军士兵都被全部打死,他们俱都停下了脚步,不敢再往前哪怕迈一小步。
咱们,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好死不如赖活着”,放在这群想要逃命的日军士兵们身上,也是非常适用的,为了保住自己打的小命,他们与其冲到前方十几米开外的枯井洞口正下方被狂风骤雨般的子弹打死,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待在地下通道里面苟延残喘呢,最起码,他们每个人的小命算是保住了。
只是,停下脚步不敢往前的这将近二百名的日军士兵,他们所忽略的一个情况,由于他们把每个人军用水壶里面的水都耗费到一滴不剩,没有把火堆完全浇灭,进而造成了烟雾更加浓烈,撒在湿乎乎柴禾上面的胡椒粉,在没有经过充分燃烧的情况之下,散发出来的气味可谓是又辣又呛。
原本这些个日军士兵们,所打的如意算盘是把火堆浇灭,现在他们不仅失算了,而且还加倍遭到了惩罚。
面对越来越浓烈的烟雾,以及越来越刺鼻的气味,躲藏在距离枯井洞口正下方二三十米开外的这将近二百余名日军士兵们,实在是难以承受。
在此时的他们看来,如果再在地下通道待下去的话,估计用不了半个钟头的时间,他们的都会全部死在这里的。
咳嗽声不断的日军士兵们,在这个时候,他们觉得与其憋屈死在这里,还不如杀出一条血路,那还有存活下去的可能性,这就叫做:此一时彼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