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jtqs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三国枭 > 第二百九十二章 政务 军备

第二百九十二章 政务 军备

    

    河内郡,当赵旭接到了自家兄弟亲笔所写的那封书信。沉默了良久,最终却还是不由率部返回了河东。

    如今时候,他到底也只是董卓帐下的一员将佐。

    那么,既然董卓依旧坚持自己的决定,那么赵旭这个做下属的根本就没的选。

    董卓不想要在这个时候招抚凉州,不要想要在这个时候吞并益州,更不要想继续和关东军大战。而只是一味的做自己那天上掉馅饼的美梦,如此,他又能如何?

    难道他还能不顾一切的私自与关东军爆发大战,在没有任何外部支持的情况下,就仅靠区区两个郡和一个残破无比洛阳去鏖战关东群雄!

    这当然不可能。因为这件事不管赵旭做的到还是做不到,他都形同背叛。

    所以,赵旭没的选。

    他虽说身为什么关东大都督,可河东、河内还有洛阳一地也并非是他的一言堂。

    河内太守贾诩、河南尹徐荣,这都不是他的家臣私兵。他们在这时之所以听从赵旭的命令,最大的原因并不是赵旭的什么王霸之气,而是董卓命令他们要听从赵旭的命令。

    因而对于贾诩和徐荣他们而言,董卓才是他们所需要效忠的第一人选。

    再说,赵旭之所以能有今日的一切。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和董卓本人对他的赏识以及青睐也是分不开的。

    可以说,没有董卓,就难以有赵旭的今日。

    如此,赵旭自然也是从骨子里就不愿意站在董卓的对立面。

    所以说,不论是理性还是感性,赵旭都注定不可能做出近乎于背叛董卓的事情。如此,当董卓他依旧坚持自己选择的时候,赵旭又能如何呢?

    他只好选择遵命。

    不管内心情愿与否,作为人臣,他只能选择依命行事。

    故而,让徐荣和赵晆共同率领二万兵马驻守洛阳,让庞德率七千人驻守河内后。赵旭便也只好率领余下部队,返回了河东郡。

    因为只有河东安邑才是他这个所谓关东军大都督的治所。

    不过赵旭在战略上虽然只能选择服从命令,可是在地方政务上,他的余地和空间确实很大的。

    董卓早就已经将这些地方的政务全权交给了他来负责。

    如此,在回到安邑之后,没办法在对外战争上做出什么成绩的赵旭,自然也就一个猛子扎进了三郡之地的政务和军备之中。

    首先,先说政务。

    自从河东郡的钢铁产量因战俘的关系而得到了极大提升,军队有了足够且用不完的钢铁可以为他们打造装备。

    那么剩下的那些钢铁,自然也就不由被赵旭以一种极为低廉的价格投入到了民间。

    也就是说,只要是河东、河内还有洛阳地区的百姓。他们便就都可以以一种近乎只是市场价六成,乃至市场价五成的价格,从官府那边购买铁制农具。

    当然,买之前需要登记。因为一户家庭,一年只有一次享受这种优惠的权利。

    并且,河东、河内以及洛阳三地,严禁向外售卖铁器。一旦发现,便施以斩刑。

    也正因如此,赵旭也都会定期向董卓献上一部分钢铁。以此向董卓表明自己的忠诚,并防备其他人对自己的攻讦。

    所以仅仅只是用了一个月时间,这个政策便也就在河东、河内以及洛阳三地全面推行开了。

    对此,民间的反响自然也是无比热烈。

    毕竟铁农具对于务农百姓而言,真的是无比重要。哪怕就仅仅只是一柄铁制的锄头,无疑也能极大增强百姓耕种的效率。

    百姓们对此,自然也是欢欣鼓舞。

    因此,哪怕兖州和冀州一带的百姓将赵旭的名字当做豺狼恶鬼避之不及。可在河东、河内以及洛阳一地,赵旭的名字却是渐渐被百姓神化起来。

    以至于有些地方都出现了什么所谓的赵侯祠。

    这是政务上的成果。而至于军备上的成果。

    却是在将霹雳车这样的投石兵器提前一步搬到战场上之后,对于如何提高这种投石兵器的威力,也就不由成为了赵旭治下匠人们一个最大的课题。

    因为在赵旭的印象之中,投石器的威力远不限于此。

    就比如历史上那鼎鼎有名的回回炮,不就是一种巨型投石器。而且还是一种能够将一百多斤的巨大石块,投射出三百多步远的超强投石器。

    如此一来,赵旭对这类的攻城兵器自然也是梦寐以求。

    所以在如何提升投石器威力方面,赵旭一边提出了点子的同时,一边也不由开除了巨额的悬赏。

    只要有人能够帮助自己制造出自己理想中的那种投石器,自己便就能支付他一百万钱,而且不用上税。

    一百万钱,一个五口之家工作一辈子也积攒不下的巨额财富。

    在这样的巨额财富面前,那些每月领着几百钱工资的匠人,自然也不可能保持什么冷静。

    可以说自从悬赏开出的那天,负责研发投石器的那些匠人对此都快想破了脑袋。

    但谁能想到,到最后,这笔赏赐却是被河内郡解县城的一个主薄官给领走了。

    河内郡解县城的主薄官名叫庆史,如今年级在三十五岁左右。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庆史此人却也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解县人。

    且据他说,他在年轻的时候倒也的确认识一个叫关羽的。

    “关云长与我乃是临乡,此人嫉恶如仇。当年因为一怒之下杀掉了乡中的不法豪强,因此受到了官府的通缉。所以,我已经有好多年不曾见到他了。如今对此人的印象,也就只剩下一副美髯了。”

    面对赵旭没头没脑的突然发问,庆史愣了愣,接着却也就不由向着赵旭道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且在说完这样的一番话后,还不禁问道:“将军您难道也知道此人吗?”

    “我,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啊!”听到庆史忽的对他这样问,赵旭笑了笑,接着却也就不由这般道了声。

    然后,在这般道了一声之后,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深谈的赵旭也就不由扯开了话题,和庆史此人聊起来其他。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