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jtqs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落升 > 第二百一十五章 朝议

第二百一十五章 朝议

    

    “臣愿勉力一试,但克恭与臣分开已久,能否劝他归降臣实在没有把握,如果失败,还请陛下不要怪罪。”高义只能答应,但他心里清楚高克恭是不可能投降宋国的,所以提前来了一个免责声明。

    肖衍哈哈一笑:“这是自然,就算克恭将军不愿意来我大宋,朕也绝不会迁怒于太尉。”

    说完高克恭的事,肖衍又问袁成策:“楚国复辟之后,联合齐国一起又对大将军用兵了,你说这次大将军能打的赢吗?”

    袁成策以前也是肖衍的太傅,哪里会听不出他的言下之意:“大将军这次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伐燕失败了,还让项楚钻了个空子。现在又被田无忌和姜桓楚所牵制,如果他再败了,我们就有机会收回楚地的控制权。”

    “那朕是否应该把大司马调回来呢?现在大司马在秦国刚刚打开局面,现在放弃伐秦着实有些可惜。”肖衍面露为难之色。

    “但我们大宋除了大司马之外,还有谁可以对付大将军和田无忌呢?”袁成策也是为难。

    宋国的情况和秦国有些类似,都是缺乏优秀的将领。但秦国是因为长年的和平所导致的,宋国则恰恰相反,因为长期的战乱,国内优秀的将领并不少,但因为军事大权一直都把持在邓元觉手上,所以军中大部分的将领也是他的人,这才导致肖衍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肖寅站了出来:“陛下,臣请命去丹阳负责对楚地的战事。”

    肖衍眼前一亮,自己倒把这个皇兄给忘记了。肖寅早年在邓元觉的麾下效力过,跟着大将军一起抵御过楚、秦的攻击。后来又被先皇肖道成派去了楚地制衡邓元觉,还在许昌和齐军交战了三年,说起来也算是一员经久战阵的猛将。

    就在肖衍正准备答应的时候,袁成策说话了:“殿下确实是骁勇善战,去负责楚地的战事也是极佳的人选。但先皇驾崩前曾说过,大宋的军事全权交由大司马负责。现在的丹阳留守魏中行也是大司马的心腹,如果这个时候派殿下过去,会不会让大司马误以为陛下想夺他的兵权?另外荆州的吴腾,十几岁就跟着大将军南征北战,一身武艺更是出自天刀门,这样的对手殿下想要胜他也不容易。”

    这番话又让肖衍动摇了,让肖寅去丹阳不是不可以,但提前是他必须打赢,可面对以擅守著称的吴腾,肖寅能打赢的可能性实在太小,万一要是输了,再想请燕赤行出兵,只怕得付出一些代价了。

    看到肖衍犹豫不决,肖寅又道:“丞相大人,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你,我大宋上百年来战争不断,为什么到现在居然会找不出一个能领兵作战的人?这究竟是因为找不到这样的人,还是其它原因?”

    袁成策明白肖寅的言下之意,只好低头不再说话。

    肖寅又道:“现在不是我大宋国无将可用,而是我大宋朝廷无将可用,论起战将数量,就算是齐国也未必能比得上我们,只是这些人要么在大将军的麾下,要么在大司马的麾下。臣不敢妄议先帝,但臣知道,如果陛下您还遵照先皇的遗命,那未来仍然改变不了现在的局面。”

    肖寅的话说的十分大胆,这要是放在平时,肖衍完全可以治他一个大不敬的罪名,但现在内外交困,仔细品味这番话也有几分道理,军事全部交给燕赤行不是不可以,但未来如果他和邓元觉一样呢?何况肖道成驾崩前也明确告诉过肖衍,燕赤行也是一个野心家。

    肖衍还是拿不定主意,又看了看高义,问道:“太尉,你也说说你的意见,究竟是该派皇兄去丹阳负责楚地的战事,还是该把大司马调回来?”

    自从四大世家倒台后,宋国的朝堂上全部换成了年轻的面孔,无论是丞相袁成策还是大皇子肖寅都不到四十岁,只有高义这个外来户,执政经验丰富,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轻易发表意见,无论是支持谁都势必会得罪另一方,而这两方的势力都不是自己能惹的起。

    但肖衍亲自发问了,自然不能再默不作声,高义只好又拿出了自己最擅长的那一套,不直接表明观点,反问道:“刚殿下提了一个问题,臣也想提一个问题,如果现在就要向荆州开战,那殿下或是大司马会采取什么策略?”

    肖寅想了想道:“荆州有二十万大军,我们在丹阳只有十万,如果选择正面强攻,我军几乎没有胜算,若是我领军的话,我会选择等,等到大将军败给齐楚联军,然后再找机会攻城。”

    高义笑着拍手赞道:“不错,我相信就算是大司马领军,他做出的选择也是和殿下您一样。既然能不能拿下荆州不在于我们,而是在齐楚联军,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急着用兵?”

    众人一听都觉得有道理,袁成策又问道:“太尉的意思是我们什么都不做,一直等到大将军和齐楚先分出胜负后再行动?”

    “也不是什么都不做,陛下可以下令给魏中行,让他加大练兵的力度,摆出一副我们随时都可能出兵荆州意图,这样能让大将军多几分顾虑,齐楚联军自然也能多几分胜算。”高义解释道:“如果大将军真战败了,他一定会调吴腾领军前去救援,到时我们不就有机会拿下荆州吗?”

    “太尉还是没说在大将军战败的时候,我们应该派谁领军?”肖寅听高义说了大半天虽然觉得都有道理,但他自己关心的问题,高义却只字未提,只好又追问道。

    朝堂上就是这样,看似说了很多东西,但一深想却发现什么都没说,高义本想着众人当局者迷,应该很容易就糊弄过去,没想到肖寅却因为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紧咬着不放。

    高义尴尬的笑了笑:“臣认为还是等大将军那边分出胜负再做决定吧,到时看吴腾会留下多少人守城,如果兵少,则由殿下负责领兵,如果兵多,不妨让殿下和大司马对调一下,殿下去秦国,大司马回丹阳,毕竟秦国战场现在打开了局面,放弃也挺可惜的。”高义一边说,一边观察肖寅的脸色,见他面色不善,赶紧又提了一个和稀泥的建议。

    肖寅本想讽刺几句,后来听到让自己去秦国,心中不由得大喜。谁都知道楚地的战局太乱,邓元觉、田无忌、项楚、姜桓楚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好对付的。但是秦国就不一样了,白孟奇被困在邯郸,其他能叫得上号的将领就剩下一个林培源,可他也被邓文英拖住。现在就连高克恭这种以前从未打过胜仗的都能在秦国横扫冀州郡,那自己去了总不至于比他还差吧。

    想到这里,肖寅赶紧附议道:“太尉大人所言甚是,陛下如果让臣和大司马对调,相信会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决定。”

    “既然皇兄也同意太尉所言,那就等楚地战场分出胜负后,你再和大司马对调。”肖衍虽然知道肖寅有私心,但也认同对调这个方案。燕赤行是野心家,把他放在秦国难保日后不会和邓元觉一样割据一方,还是调去楚地安全。肖寅虽然有私心,但他的能力和声望都无法和燕赤行比,就算有不臣之心,也掀不起大风浪。

    周口城下,宋、齐、楚三国陷入了僵局,就因为邓元觉不敢全力攻城,所以一旁观战的姜桓楚始终找不到破绽,只好在开封继续等待时机。而项楚托齐军的福,也能勉强守住。

    秦国战场上,燕赤行效仿邓元觉,一边拖住白孟奇,一边慢慢蚕食兖州。林培源面对邓文英的攻势,也只能困困支撑,抽不出身去支援邯郸。

    天罗教的局面则是三方之中最好的,王赤骥不仅拿下了阳泉,大半个并州也划入了天罗教的版图。而高克恭那边,拿下霸州也是指日可待。

    “霸州太守胡飞扬这都第六次向朕求援了,前几次朕听你们的没有发兵去救,现在眼见就要守不住了,你们赶紧都给朕出个主意。”蘇城皇宫内,秦帝冯伯谋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感觉到了危机。

    在高克恭刚开始攻打霸州的时候,胡飞扬就向蘇城求援过,但众臣认为霸州有三万大军足以挡住天罗军,而蘇城的五万大军是在最后关头用来应急的,不能随便投入战场。

    冯伯谋也不想轻易出掉手上的最后一张牌,原想着等白孟奇打退了宋军之后,在一起收拾高克恭。可一晃过去了半年,白孟奇不仅没有打退宋军,自己反而被燕赤行困在邯郸,还指着蘇城发兵前去救援。

    丞相李世荣硬着头皮劝道:“现在霸州将破,城池也破烂不堪,就算发兵前去救援,胜算也不会太高。不如干脆留在蘇城,凭借蘇城城坚墙厚的优势,与敌军一决胜负。”

    大司马刘宏昱一直害怕冯伯谋会派自己带兵前去救援,也建议按兵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