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也不知道左良玉究竟是得了什么病死的,据史料上记载,左良玉带兵离开武昌,开赴南京弄那个所谓的清君侧时,他的病情已经很严重
。(无弹窗广告)
等到九江后,他邀请总督袁继咸进他船中来,从袖中拿出一道密旨,说是皇太子送来的,以此让当地的将领与自己结盟。
被袁继咸严词拒绝之后,左良玉的部将郝效忠瞒着他暗中进入九江城,在城中放了一把大火,烧塌房屋千余间,烧死百姓数百人。坐良玉看着城中的火光,说:“我对不起袁公啊!”当场吐了几升血,这天夜里就死了。
由此看来,左良玉的病由来已久,并非暴毙。
至于吐血而亡,鬼才知道他究竟是得的什么病,很多病症都有这种情形,只能说明他忧愤交加、内脏衰竭而亡。
器官衰竭的原因很多,后世最常见的是糖尿病、年纪大,还有就是癌症。
癌症中死亡率最高,来势最凶猛的是淋巴癌、肺癌和肝癌。而中国人因为基因和饮酒关系,乃是世界上肝癌第一发病大国。
反正不管左良玉得的是什么病,朝肝癌上靠就是了,在这个缺衣少药的明朝,得了肝病几乎等于是被判了死刑。
“什么,最多一月好活!”马皇后大吃一惊,忍不住叫了起来:“会不会弄错了。”
孙元也闷哼一声:“确实如此,左良玉一死,朝廷只需一道圣旨轻易就能平定左逆之乱,何须大动刀兵。否则,若是让左部残军在东南到处流蹿,要想征剿却不是那么容易。(棉、花‘糖’小‘说’)而且,建奴马上就要的来了。而且,赦免左部余孽之罪,正要显示我弘光天子宽广心胸,这是一代明君才能有的气魄。”
马皇后:“若是左逆并不如你所说的在这几日病死呢,又或者他根本就没病,你又该如何?”
孙元苦笑:“反正左良玉要想打到南京来还得有段日子,我想,黄得功等征讨逆贼的将军们都已经派出细作,左昆山生病一事应该很快就能传到南京来的。皇后娘娘怎么就不相信个人呢?”
马皇后突然冷笑起来,表情也生动了许多:“当初本宫就是太相信你了,以至才有今日情形
。对了,既然你已经料定左贼必死,为什么不将此事同马阁老和阮少司马他们明说,一直弄成如今这般误会,又在朝堂上闹出偌大风波?这说不通。”
她果然是个厉害人物,孙元只觉得心中一阵叫苦,这一关还真不是那么好过的。
他低声道:“招抚左逆余部何等隐秘,一个不慎走漏了风声,事情就麻烦了。如果让左昆山知道他命不久矣,鬼知道他究竟信不信。不信也就罢了,若信,谁也不敢保证他做出什么事来。而且,这种事情得提前准备。若等左逆死了,朝廷再说要招抚左逆余部,那是不是来不及了?朝廷中各大臣相互牵制,一遇事就知道扯皮,不管好坏,总归有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等到朝廷商量好了,只怕圣旨还没有发出去,左梦庚、惠登相他们已经带着部队杀去其他地方。又或者,左部已经分裂成十几支。到那个时候,朝廷就算想招抚叛军,也不知道该招抚谁。”
的确,左良玉朱仙镇大败之后,手头的老部下都打光了。如今手下的兵马虽多,可都是后来招募的,成分复杂,很多人未必就听他的话。他若是一死,左梦庚和惠登相根本就节制不了他们。
“所以,臣就就和钱阁老谈了一次,由他先造造舆论,看看朝野对招抚左部究竟是什么态度。”
“原来如此,颖川侯还真公忠体国呀!”马皇后恢复成那副冷静模样,但动作却没有停。
孙元也看不出她究竟是什么态度,算了,看不出来就不看了,先完事离开这是非之地再说。
反正这事是她强来的,我是被逼的。
又过了大约半个时辰时间,孙元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这里。
出了偏殿,老太监田成已经等在那里,说:“咱家这就带颖川侯上路。”
孙元大惊,又将手放在短刀上。
好在这却是孙元误会了,田成并没有一语双关,很顺当地就将孙元送出宫去。
等到了皇宫外的大街,早有麾下骑士跑了过来,将孙元紧紧护在其中
。
这个时候,孙元这才安下心来,知道害怕了。
和皇后行苟且之事,这若是传了出去,那是要诛九族的,此事再不能来第二次。以后若在又人传老子入宫诏对,就叫他滚蛋。
不,老子还是快些回江北去吧,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回到侯府之后,已是半夜,空气中依稀还有酒宴的味道和鞭炮的硝烟,就有一个随从过来问:“侯爷现在是回精舍休息还是?”
孙元摇头:“不歇了,马上收拾行装,卯时即刻出发,过江回南通。对了,马上准备些早点,我要用。”
随从很是吃惊:“侯爷,今天可是你的好日子,夫人那里。”
孙元:“不管了,告诉夫人,也让她准备形状,该回家了。对了,通知刘春,黎明也随某一道走,时间不多了。”突然间,孙元对妻子产生了一种负疚的情绪,这可是她的洞房花烛夜啊,我孙元却跑去跟别的女人在一起……
坐在书房里,孙元也不敢睡觉,只一手按着刀柄一口接一口喝着浓茶提神。他感觉自己的腰有点酸,精神也差/。
等到书房里静下来,孙元才叹息一声,心里怪怪的。按说,今天夜里在皇宫所发生的那一幕,自己好象占了个大便宜,可感觉自己就不对味呢!
今夜从头到尾,自己都处于被动之中。而马皇后甚至连一点笑脸都没有给自己,那模样,就好象是一个皇帝临幸自己的妃子。
这他娘……真是屈辱啊!
马士英,你生得一个好女儿。
孙元悲愤莫名。
实际上,就算不出这档子事,孙元也不想再在南京呆下去了。招抚左良玉的舆论已经造了起来,将来皇帝若是有心招降左良玉余部,至少心理上不会有太大的抗拒,在朝廷中也不会受到太大的抵触。
凡事只要有争议,就有回旋余地。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